返回目录
南传律藏

第二 比丘尼分别

一(一)「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之世尊,于何处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罗夷1耶?……〔参照大分别波罗夷一.(一),「五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中」改为「四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中」。〕……依几种义利而世尊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罗夷耶?何人学习、何人已学戒、住立于何处、何人护持、何人之语、由何人传承之耶?」

「依彼……世尊,于何处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罗夷耶?」「于舍卫城制之。」「因何人耶?」「因孙多利难陀比丘尼也。」「为何事耶?」「孙多利难陀比丘尼以染心,触有染心男子之身而受乐,为彼事也。」「其处有制、随制、不随犯制耶?」「有一制,其处无随制、不随犯制。」「遍通制、限定制耶?」「遍通制也。」「共通制、不共通制耶?」「不共通制也。」「为一部众制耶?为两部众制耶?」「为一部众制也。」「四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中2……〔参照大分别(一)〕……依几种义利而世尊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罗夷耶?」「依十利故,世尊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罗夷:为摄僧……〔参照大分别一「〔恶〕人」……及「比丘」改为「比丘尼」。〕……为敬重律。」「何人学习耶?」「有学及善凡夫女也。」「何人已学戒耶?」「阿罗汉尼已学习戒也。」「住立于何处耶?」「住立于好学戒处。」「何人护持耶?」「对彼戒转起之人护持也。」「何人之语耶?」「世尊、应供、等正觉者之语也。」「由何人传承之耶?」「次第传承也,即:

优波离、提沙迦……

于铜鍱洲,宣说律藏。」

(二)「依彼……世尊,于何处为比丘尼制立第六波罗夷耶?」「于舍卫城制之。」「因何人耶?」「因偷兰难陀比丘尼也。」「为何事耶?」「偷兰难陀比丘尼知其他比丘尼犯波罗夷法,而不自举罪、不告众,为彼事也。」「有一制。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

(三)「于何处为比丘尼制立第七波罗夷耶?」「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随顺被和合僧所摈之原驯鹰师阿利咤比丘……有一制……于怠务戒3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四)为比丘尼……第八波罗夷……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成第八事……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八波罗夷终----

摄颂

不净不与取 人体上人法

身触及覆罪 被摈具八事

请大雄制立 断头事无疑

(一)「依彼……世尊,于何处制立行诉讼比丘尼之僧残耶?因何人、为何事耶?……乃至……由何人传承之耶?」

「依彼……世尊,于何处制立行诉讼比丘尼之僧残耶?」「于舍卫城制之。」「因何人耶?」「因偷兰难陀比丘尼也。」「为何事耶?」「偷兰难陀比丘尼行诉讼,为彼事也。」「其处……制……〔参照第二.一波罗夷(一),「依第二读诵法」、「波罗夷罪聚」改为「依第三读诵法」、「僧残罪聚」。〕……生起耶?」「依两种等起而生起,有由身与语生起而不由意,有由身、语、意生起。」……乃至……。「由何人传承之耶?」「次第传承,即:

优波离、提沙迦……

于铜鍱洲,宣说律藏。

(二)令贼女受具足戒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令贼女受具足……有一制……依两种等起而生起,有由语与意生起而不由身,有由身、语、意生起。

(三)独行于村中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独行于村中……有一制、三随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四)依和合僧如法、如律、如师教而被举罪之比丘尼,未得〔羯磨〕僧伽之容许,不认僧众之承诺而解罪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为依和合僧如法、如律、如师教而举罪之比丘尼,未得〔羯磨〕僧伽之容许,不认僧众之承诺而解罪……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五)比丘尼持染心从有染心男子之手,以己之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孙多利难陀比丘尼持染心,从有染心男子之手取食……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六)以言劝曰:『尊姊!汝无染心故,彼男子染心之有无对汝能如何?然,尊姊!彼男子与汝之硬食或软食可以己之手受食。』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劝一比丘尼:『尊姊!汝……食。』……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七)瞋怒不喜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旃达加利比丘尼……旃达加利比丘尼瞋怒不喜,作如是言:『我舍佛,我舍法,我舍僧,我舍戒。』……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八)于何等诤事而被斥责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旃达加利比丘尼……旃达加利比丘尼因某诤事而被斥责,瞋怒不喜,作如是言:『诸比丘尼是随欲、随瞋、随痴、随怖。』……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九)相亲近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相亲近而住……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一○)以言劝曰:『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汝等勿各别住。』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劝偷兰难陀比丘尼言:『诸尊姊!汝等应相亲近……』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十僧残终----

摄颂

诉讼与贼女 村中及被举

噉食汝何瞋 因某等诤事

亲近依其他 此等共十事

(一)依彼……世尊,蓄钵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蓄钵……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二)以非时衣为时衣而执持分配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以非时衣为时衣而受持分配……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三)与比丘尼交换衣后而夺〔之〕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与其他比丘尼交换衣后而夺之……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四)乞此〔后又〕乞彼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乞此而〔后〕乞彼……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五)购此而后换购彼……〔参照(四),将「乞」改为「购」。〕。

(六)已为僧伽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购他物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指定此……购他物……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七)已为僧伽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

(八)为大众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购他物……。

(九)已为大众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

(一○)使用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个人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自乞……购他物……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一一)求重衣,过最高四康沙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乞王之毛衣……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一二)求轻衣,过最高二康沙半之舍堕……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乞王之麻衣……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十二舍堕终----

摄颂

钵非时时衣 交换及乞求

购施与僧伽 众人与自乞

个人四康沙 及二康沙半

第一 蒜品

(一)依彼……世尊……食蒜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不知量,多取蒜……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二)剃除密处毛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剃密处毛……有一制……依四种等起而生起。

(三)以掌相拍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二比丘尼……二比丘尼以掌相拍……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四)〔受用〕树胶生支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受用树胶生支……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五)以水洗净〔密处〕,超过最长二指节之波逸提……于释迦国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行过深洗……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六)以饮物或扇伺候食事中比丘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以饮物及扇伺候食事中比丘……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七)乞生谷而食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乞生谷而食……有一制……依四种等起而生起。

(八)小便、或大便、或埃屑、或剩饭弃于墙外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将小便、大便、埃屑、剩饭弃于墙外……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九)小便、或大便、或埃屑、或剩饭弃于青草上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将小便……剩饭弃于青草上……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一○)往观听舞踊、歌谣、音乐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往观听舞踊、歌谣、音乐……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第二闇夜品

(一一)于闇夜中无灯火处,与男子单独并立而语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于闇夜中无灯火处与男子单独并立……有一制……于贼队戒4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一二)于屏覆处与男子单独并……〔参照(一一),「闇夜中无灯火处」改为「屏覆处」〕……。

(一三)于露处与男子单独并……。

(一四)于车道、或于小路、或于街衢与男子单独并立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于车道、于小路、于街衢,与男子单独并立……有一制……于贼队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一五)于食前至俗家,坐于座床,不告主人而离去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于食前……不告主人而离去……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一六)于食后至俗家,不告主人而坐或卧座床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于食后……而坐……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一七)于非时至俗家,不告主人而敷或令敷卧床而坐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于非时至俗家,不告主人而敷卧床而坐……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一八)因不善领受语,误解而嫌恨他人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不善领受语,误解而嫌恨他人……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一九)对自己或他人,以〔生〕地狱、〔去〕梵行而咒诅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旃达加利比丘尼……旃达加利比丘尼对自己及他人,以〔生〕地狱及〔去〕梵行而咒诅之……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二○)自打而哭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旃达加利比丘尼……旃达加利比丘尼自打而哭泣……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第三 沐浴品

(二一)裸体沐浴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裸体沐浴……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二二)作过量沐浴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作过量沐浴衣……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二三)解或令解比丘尼之衣,不为缝制或不为缝制而努力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解比丘尼……不缝,亦不为缝制而努力……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二四)不著僧伽梨超过五日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将衣托于诸比丘尼之手,仅著内外衣而出游诸国……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二五)著他人所有之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不问而著他比丘尼之衣……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二六)妨碍众僧得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妨碍众僧得衣……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二七)遮止如法分配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遮止如法分配衣……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二八)以沙门之衣与在家者或遍行外道男、遍行外道女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以沙门之衣与在家者……有一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二九)寄望于未确定之衣而过衣时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寄望于未确定之衣而过衣时……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三○)遮止如法舍迦絺那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遮止如法舍迦絺那衣……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第四 共卧品

(三一)二比丘尼共卧一床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二人共卧一床……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三二)二比丘尼共一被褥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二人共一被褥……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三三)故意令比丘尼恼乱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故意令他比丘尼恼乱……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三四)不看护患病之同住比丘尼,又不为看病而奔走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不看护患病之同住比丘尼,又不为看病而奔走……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三五)以住房与比丘尼,事后瞋怒不喜即驱出或令驱出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以住房与他比丘尼后,瞋怒不喜而驱出……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三六)谏告亲近比丘尼至三次而不舍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旃达加利比丘尼……旃达加利比丘尼亲近而住……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三七)于国内见有危险、具恐怖,不与商队结伴而游行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于国内见有危险、具恐怖,不与商队结伴而游行……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三八)于国外见有危险……〔参照(三七)〕。

(三九)于雨期中游行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于雨期中游行……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四○)安居竟,比丘尼不出游行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安居竟,不出游行……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第五 画堂品

(四一)为往观王宫、或绘画堂、或公园、或园林、或莲池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为往观王宫、或绘画堂……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四二)用高床或尾毛床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用高床或尾毛床……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四三)纺丝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纺丝……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四四)为在家者作事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为在家者作事……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

(四五)依比丘尼,言:「尊姊!来!灭此诤事。」答曰:「可!」应诺而不灭,又不为灭而努力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依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依他比丘尼,言:「尊姊!来……」答曰:「可!」应诺而不灭,又不为灭而努力……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

(四六)亲手以硬食或软食与在家者、遍行外道男、遍行外道女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亲手以硬食或软食与在家者……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

(四七)不舍月华衣而〔继续〕使用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不舍月华衣而〔继续〕使用……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四八)不舍住处而出游行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不舍住处而出游行……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

(四九)学畜生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学畜生咒……有一制……于句法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五○)教畜生咒之波逸提……〔参照(四九),「学」改为「教」。〕。

第六 僧园品

(五一)知有比丘之僧园,不问而入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不问而入僧园……有一制、二随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

(五二)以恶口辱骂比丘之波逸提……于毘舍离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辱骂具寿优波离……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五三)瞋而骂众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瞋而骂众……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五四)〔先〕受请且足食已,而又食嚼食或噉食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充分食已,复往余处而食……有一制……依四种等起而生起。

(五五)悭嫉俗家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悭嫉俗家……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五六)于无比丘之住处入安居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于无比丘之住处入安居……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五七)安居竟,比丘尼于二部僧中不依三事而行自恣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安居竟,于比丘僧伽不自恣……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

(五八)不为教诫或共住事而往之波逸提……于释迦国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不往受教诫……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

(五九)不问布萨,又不乞求教诫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不问布萨、不乞求教诫……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

(六○)下部生痈或疮,未得僧伽或众之允可,单独一人共男子一人破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下部生痈,单独一人共男子一人破之……有一制……于迦絺那衣戒依两种等起……。

第七 姙妇品

(六一)令姙妇受具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令姙妇受具戒……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六二)令有幼儿之妇女受具戒之波逸提……。

(六三)令于二年未学六法戒之式叉摩那受具戒之波逸提……。

(六四)令于二年学六法戒之式叉摩那,未得僧伽之许可而受具戒之波逸提……。

(六五)令未满十二岁之曾嫁女受具戒之波逸提……。

(六六)令满十二岁之曾嫁女,于二年未学六法戒而令受具戒之波逸提……。

(六七)令满十二岁之曾嫁女,已于二年学六法戒,未得僧伽之许可而受具戒之波逸提……。

(六八)令弟子受具戒后,二年不教护又不令教护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令弟子受具戒而二年不教护又不令教护……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六九)受具戒后,二年不随师学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受具戒后,二年不随师学……有一制……于第一波罗夷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七○)令弟子受具戒后,不远离或不令远离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令弟子受具戒,不远离或不令远离……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第八 童女品

(七一)令未满二十岁童女受具戒之波逸提……〔参照(六一)〕。

(七二)令满二十岁童女,于二年未学六法戒而受具戒之波逸提……。

(七三)令满二十岁童女,于二年学六法戒,未得僧伽之许可而受具戒之波逸提……。

(七四)〔受具戒后〕未满十二夏,而令人受具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未满十二夏而令人受具戒……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七五)满十二夏,未得僧伽之许可,而令人受具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满十二夏,未得僧伽之许可而令人受具戒……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七六)言:『友!实依师授具戒而已充足矣!』时,『是!』应诺而后瞋嫌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旃达加利比丘尼……旃达加利比丘尼闻言:『友!实依师授具戒而已充足矣!』时,『是!』应诺而后瞋嫌……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七七)言式叉摩那:『友!汝若与我衣,我令汝受具戒。』而不令受具戒,又不为令受具戒而努力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对式叉摩那言:『友!汝若……。』不令受具戒,又不为令受具戒而努力……有一制……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七八)言式叉摩那:『友!汝若二年随我学,我令汝受具戒。』……〔参照(七七)〕。

(七九)因与男子、童子交往而起瞋恚,陷于忧愁之式叉摩那令受具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令因与男子交往……令式叉摩那受具戒……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八○)令父母及夫主未听许之式叉摩那受具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令父母及夫主未听许之式叉摩那受具戒……有一制……依四种等起而生起,由语生起而不由身、意,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由身、语、意生起。

(八一)欲由别住者给予承诺而令式叉摩那受具戒之波逸提……于王舍城制之……因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欲由别住者给予承诺而令式叉摩那受具戒……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八二)年年令人受具戒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年年令人受具戒……有一制……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八三)一年令二人受具戒之波逸提……〔参照(八二)〕。

第九 盖品

(八四)持盖著履者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持盖著履……有一制、一随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而生起。

(八五)乘于乘坐物而往之波逸提……〔参照八四,改为「乘于乘坐物而行」〕。

(八六)著腰布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著腰布……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

(八七)著妇女装饰物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著妇女装饰物……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

(八八)涂香与脂粉之波逸提……〔参照(八七),改为「涂香与脂粉」〕。

(八九)以香料、胡麻滓涂身之波逸提……。

(九○)令比丘尼揉身或按摩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令他比丘尼揉身又按摩……有一制……于羊毛戒依两种等起……。

(九一)令式叉摩那揉身又按摩之波逸提……。

(九二)令沙弥尼揉身又按摩之波逸提……。

(九三)令白衣女揉身又按摩之波逸提……。

(九四)于比丘前,不问而坐于座床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于比丘前,不问而坐于座床……有一制……于迦絺那衣依两种等起……。

(九五)未得许可而质问比丘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众多比丘尼……众多比丘尼未得许可而质问比丘……有一制……于句法戒依两种等起……。

(九六)不著僧祇支衣而入村之波逸提……于舍卫城制之……因一比丘尼……一比丘尼不著僧祇支衣而入村……有一制……依两种等起而生起,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

----九品小戒终----

摄颂

蒜并隐处毛 拍掌及耻部

树胶装洗净 令食与生谷

二埃屑观听 闇中与屏处

露地及车道 非时食前后

误受地狱打 裸形水令解

五日与他属 众僧与分配

沙弥衣薄弱 舍迦絺那衣

一卧床与褥 乃至行故意

同住比丘尼 亲近与国内

外雨期不出 王宫高床丝

在家者灭诤 与因月华衣

住处学咒教 僧园及恶口

瞋恨并取食 俗家及悭嫉

入于夏安居 自恣与教诫

二法及下部 姙妇持儿女

六法不得许 于十二未满

以及满十二 僧伽之弟子

受具五六句 童女二童女

僧伽十二夏 不得于许可

充足若二年 交友及夫主

别住者年年 令二人受具

盖乘物腰布 妇女装身具

以及于脂粉 麻滓比丘尼

及式叉摩那 乃至沙弥尼

在家白衣女 于比丘之前

不得于许可 及僧祇支衣

诸品颂

蒜闇夜沐浴 共卧及画堂

僧园及姙妇 童女并盖履

(一)乞酥而食之提舍尼……于舍卫城制之……因六群比丘尼……六群比丘尼乞酥而食……有一制、一随制……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二)乞油而……。

(三)乞蜜而……。

(四)乞砂糖而……。

(五)乞鱼而……。

(六)乞肉而……。

(七)乞乳而……。

(八)乞酪而……依四种等起而生起,有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有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身、语、意生起。

----八提舍尼终----

摄颂

酥油以及蜜 砂糖乃至鱼

肉乳以及酪 乞食比丘尼

等正觉者说 为提舍尼也

省略比丘分别广说之学处

----比丘尼分别制处章终----

二(一)持染心之比丘尼触有染心男子之身而受乐,有几种罪耶?持染心……受乐,有三种罪:捉摸颈骨以下、膝以上而受乐者,波罗夷;捉摸颈骨以上、膝以下而乐受者,偷兰遮;捉摸身所著物而受乐者,突吉罗。持染心……乐受,有此三种罪。

(二)覆藏比丘尼之罪……有三种罪:知犯波罗夷法而覆藏者,波罗夷;有疑念而覆藏者,偷兰遮;覆藏行仪之失坏者,突吉罗。覆藏比丘尼之罪者,有此三种罪。

(三)随顺被摈比丘尼,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有三种罪:由白,突吉罗;由二羯磨语,偷兰遮;羯磨语终,波罗夷。随顺被摈比丘尼……而不舍者,有此三种罪。

(四)成第八事……有三种罪:由男子言往某处而行,突吉罗;至男子伸手内者,偷兰遮;成第八事者,波罗夷。成第八事者,有此三种罪。

----波罗夷终----

(一)比丘尼行诉讼,有三种罪:告诉一人者,突吉罗;告诉第二人者,偷兰遮;诉讼已,僧残。

(二)令贼女受具戒,有三种罪:由白,突吉罗;由二羯磨语,偷兰遮;羯磨竟,僧残。

(三)独行于村中,有三种罪:行之,突吉罗;第一脚过篱者,偷兰遮;第二脚过篱者,僧残。

(四)依和合僧如法、如律、如师教而被举罪之比丘尼,未得〔羯磨〕僧伽之容许,不认僧众之承诺而解,有三种罪:由白……〔参照(二)〕。

(五)比丘尼持染心从有染心男子之手,以己手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有三种罪:「噉食」而捉,偷兰遮;每咽食,僧残;捉水、杨枝,突吉罗。

(六)以言劝曰:『尊姊!汝无染心故,彼男子染心之有无对汝能如何?然,尊姊!彼男子与汝之硬食或软食可以己之手受食。』有三种罪:依彼尼之语,「噉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偷兰遮;食事竟,僧残。

(七)瞋怒不喜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有三种罪:由白,突吉罗……〔参照(二)〕。

(八)于何等之诤事被斥责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有三种罪:由白……。

(九)相亲近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有三种罪:由白……。

(一○)以言劝曰:『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汝等勿各别住。』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有三种罪:由白……。

----僧残终----

(一)蓄钵有一种罪:舍堕。

(二)以非时衣为时衣而执持分配,有两种罪:令分配之前行者,突吉罗;分配时,舍堕

(三)与比丘尼交换衣而后夺取,有两种罪:夺取之前行者,突吉罗;夺时,舍堕。

(四)乞此后又乞彼,有两种罪:乞之前行者,突吉罗;乞时,舍堕。

(五)购此后换购彼……〔参照(四)〕。

(六)已为僧伽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购彼者,有两种罪:购之前行者,突吉罗;购已,舍堕。

(七-一○)已为僧伽指定此〔某物〕而施与之资财,又自乞(……于众人……自乞……于众人……自乞……个人……)而购他物……〔参照(六)〕。

(一一)求重衣,过最高四康沙,有两种罪:求之前行者,突吉罗;求时,舍堕。

(一二)求轻衣,过最高二康沙半,……。

----舍堕终----

第一 蒜品

(一)食蒜者,有两种罪:欲「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波逸提。

(二)剃除密处毛,有两种罪……剃除之前行者,突吉罗;剃除已,波逸提。

(三)以掌相拍,有两种罪:相拍之前行者,突吉罗;拍已,波逸提。

(四)受用树胶生支,有两种罪:受用之前行者,突吉罗;受用已,波逸提。

(五)以水洗净密处,过最长二指节,有两种……〔参照(四)〕。

(六)以饮物或扇伺候食事中比丘,有两种罪:立于伸手内者,波逸提;立于离伸手内者,突吉罗。

(七)乞生谷而食,有两种罪:欲「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波逸提。

(八)小便、或大便、或埃屑、或剩饭弃于墙外,有两种罪……弃之前行者,突吉罗;弃时,波逸提。

(九)小便或……剩饭弃于青草上……。

(一○)往观听舞踊、歌谣、音乐,有两种罪:前往者,突吉罗;立彼处观听者,波逸提。

第二 闇夜品

(一一)于闇夜中无灯火处,与男子单独并立,有两种罪:立于伸手内者,波逸提;立于离伸手内者,突吉罗。

(一二)于屏覆处与男子单独并立……。

(一三)于露处与男子单独并立……。

(一四)于车道、或于小路、或于街衢与男子单独并立……。

(一五)于食前至俗家,坐于座床,不告主人而离去,有两种罪:第一脚过轩者,突吉罗;第二脚过者,波逸提。

(一六)于食后至俗家,不告主人而坐或卧座床,有两种罪:坐之前行者,突吉罗;坐已,波逸提。

(一七)于非时至俗家,不告主人而敷或令敷卧床而坐,有两种罪:坐之前行,突吉罗;坐已,波逸提。

(一八)因不善领受〔语〕,误解而嫌恨他人,有两种罪:嫌恨之前行者,突吉罗;嫌恨时,波逸提。

(一九)对自己或他人,以〔生〕地狱或〔去〕梵行而咒诅,有两种罪:咒诅之前行者,突吉罗;咒诅已,波逸提。

(二○)自打而哭泣,有两种罪:打而哭泣,波逸提;打而不泣,突吉罗。

第三 沐浴品

(二一)裸体沐浴,有两种罪:沐浴之前行者,突吉罗;沐浴已,波逸提。

(二二)作过量之沐浴衣,有两种罪:作之前行者,突吉罗;作时,波逸提。

(二三)解或令解比丘尼之衣不为缝制,或不为缝制而努力,有一种罪:波逸提。

(二四)不著僧伽梨超过五日,有一种……。

(二五)著他人所有之衣,有两种……著之前行者,突吉罗;著时,波逸提。

(二六)妨碍众僧得衣,有两种罪:妨碍之前行者,突吉罗;已妨碍,波逸提。

(二七)遮止如法分配衣,有两种罪:遮止之前行者,突吉罗;遮止时,波逸提。

(二八)以沙门之衣与在家者或遍行外道男、遍行外道女,有两种罪:与之前行者,突吉罗;与时,波逸提。

(二九)寄望于未确定之衣而过衣时,有两种罪:过之前行者,突吉罗;过已,波逸提。

(三○)遮止如法舍迦絺那衣,有两种罪……〔参照(二七)〕。

第四 共卧品

(三一)二比丘尼共卧一床,有两种罪:卧之前行者,突吉罗;已卧,波逸提。

(三二)二比丘尼共一被褥……。

(三三)故意令比丘尼恼乱,有两种……恼乱之前行者,突吉罗;恼乱已,波逸提。

(三四)不看护患病之同住比丘尼,又不为看病而奔走,有一种罪:波逸提。

(三五)以住房与比丘尼,事后瞋怒不喜即驱出,有两种罪:驱出之前行者,突吉罗;驱出已,波逸提。

(三六)谏告亲近比丘尼至三次而不舍,有两种罪:由白,突吉罗;羯磨语竟,波逸提。

(三七)于国内见有危险、具恐怖,不与商队结伴而游行,有两种罪:行之前行者,突吉罗;行时,波逸提。

(三八)于国外见有危险……〔参照(三七)〕。

(三九)于雨期中游行,有两种罪:行之……。

(四○)安居竟,比丘尼不出游行,有一种罪:波逸提。

第五 画堂品

(四一)为往观王宫、或绘画堂、或公园、或园林、或莲池,有两种罪;往之,突吉罗;立彼处观者,波逸提。

(四二)用高床或尾毛床,有两种罪;用之前行者,突吉罗;用时,波逸提。

(四三)纺丝,有两种罪;纺之前行者,突吉罗;捻卷时,波逸提。

(四四)为在家者作事,有两种罪:作之前行者,突吉罗;作时,波逸提。

(四五)依比丘尼,言:「尊姊!来!灭此诤事。」答曰:「可!」应诺而不灭,又不为灭而努

力,有一种罪︰波逸提。

(四六)亲手以硬食或软食与在家者、遍行外道男、遍行外道女,有两种罪:与之前行者,突吉罗;与时,波逸提。

(四七)不舍月华衣而〔继续〕使用者,有两种罪:使用之前行者,突吉罗;使用时,波逸提。

(四八)不舍住处而出游行,有两种罪:第一脚过篱者,突吉罗;第二脚过篱者,波逸提。

(四九)学畜生咒,有两种罪:学之前行者,突吉罗;〔学之〕句句,波逸提。

(五○)教畜生咒,有两种罪:教之前行……。

第六 僧园品

(五一)知有比丘之僧园,不问而入,有两种罪:第一脚过篱……〔参照(四八)〕。

(五二)以恶口辱骂比丘,有两种罪:辱骂之前行者,突吉罗;辱骂时,波逸提。

(五三)瞋而骂众,有两种……骂之前行者,突吉罗;骂时,波逸提。

(五四)〔先〕受请且足食已,而又食嚼食或噉食,有两种罪:「噉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波逸提。

(五五)悭嫉俗家,有两种……悭嫉之前行者,突吉罗;悭嫉时,波逸提。

(五六)于无比丘之住处入安居,有两种罪:「入安居」而备坐卧处、饮水、用水、清扫房舍,突吉罗;至日出,波逸提。

(五七)安居竟,比丘尼于二部僧中不依三事而行自恣,有一种罪:波逸提。

(五八)不为教诫或共住事而往,有一种……。

(五九)不问布萨,又不乞求教诫,有一种……。

(六○)下部生痈或疮,未得僧伽或众之允可,单独一人共男子一人破之,有两种罪;令破之前行者,突吉罗;破时,波逸提。

第七 姙妇品

(六一)令姙妇受具戒,有两种……令受具戒之前行者,突吉罗;受具戒已,波逸提。

(六二-六七)令有幼儿之妇女……令于二年未学六法戒之式叉摩那……令于二年学六法戒之式叉摩那,未得僧伽之许可……令未满十二岁之曾嫁女……令满十二岁之曾嫁女,于二年未学六法戒……令满十二岁之曾嫁女,已于二年学六法戒,未得僧伽之许可而受具戒者,有两种罪:令受具之前行者,突吉罗;令受具戒已,波逸提。

(六八)令弟子受具戒后,二年不教护又不令教护,有一种罪:波逸提。

(六九)受具戒后,二年不随师学,有一种……。

(七○)令弟子受具戒后,不远离或不令远离,有一种……。

第八 童女品

(七一)令未满二十岁童女受具戒……〔参照(六一)〕。

(七二)令满二十岁童女,于二年未学六法戒而受具戒……。

(七三)令满二十岁童女,于二年学六法戒,未得僧伽之许可而受具戒……。

(七四)〔受具戒后〕未满十二夏,而令人受具足戒……。

(七五)满十二夏,未得僧伽之许可,而令人受具足戒……。

(七六)言:『友!实依师授具戒而已充足矣!』时,『是!』应诺而后瞋嫌,有有两种罪︰瞋嫌之前行,突吉罗;瞋嫌时,波逸提。

(七七)言式叉摩那:『友!汝若与我衣,我令汝受具戒。』而不令受具戒,又不为令受具戒而努力,有一种罪:波逸提。

(七八)言式叉摩那:『友!汝若于二年随我学,我令汝受具戒。』有一种……。

(七九)因与男子交往、童子交往而起瞋恚,陷于忧愁之式叉摩那令受具戒……〔参照(七一)〕。

(八○)令父母及夫主未听许之式叉摩那受具戒……。

(八一)欲由别住者给予承诺而令式叉摩那受具戒……。

(八二)年年令人受具戒……。

(八三)一年令二人受具戒……。

第九 盖品

(八四)持盖著履有两种罪︰持、著之前行者,突吉罗,持、著时,波逸提。

(八五)乘于乘坐物而往,有两种罪:往之前行者,突吉罗;行已,波逸提。

(八六)著腰布……〔参照(八四)〕。

(八七)著妇女装饰物……。

(八八)涂香与脂粉,有两种罪:涂之前行者,突吉罗;涂时,波逸提。

(八九)以香料、胡麻滓涂于身……。

(九○-九三)令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白衣女……)揉身又按摩,有两种罪:揉身、按摩之前行者,突吉罗;令按摩时,波逸提。

(九四)于比丘前,不问而坐于座床,有两种罪:坐之前行者,突吉罗;坐时,波逸提。

(九五)未得许可而质问比丘,有两种罪:问之前行者,突吉罗;问时,波逸提。

(九六)不著僧祇支衣而入村,有两种罪:第一脚过篱者,突吉罗;第二脚过篱者,波逸提。

----小事戒终----

(一-八)乞酥(……油……蜜……砂糖……鱼……肉……乳……酪……)而食,有两种罪:「噉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提舍尼。

----八提舍尼终----

----二 罪数章终----

三 持染心之比丘尼触有染心男子之身而受乐之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持染心……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乃至……。

乞酪而食之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随伴一种失坏:行坏。

----三 失坏章终----

四 持染心……罪,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罪聚耶?持染心……罪聚中,摄三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偷兰遮罪聚、突吉罗罪聚。……乃至……。

乞酪而食之罪……摄两种罪聚:有提舍尼罪聚、突吉罗罪聚。

----四 摄在章终----

五 持染心……罪,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几种等起而生起耶?持染心……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乃至……。

乞酪而食之罪……依四种等起而生起,有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身、语、意生起。

----五 等起章终----

六 持染心……罪,于四种诤事中,为何诤事耶?持染心……诤事中,为犯罪诤事……乃至……。

乞酪而食之罪……为犯罪诤事。

----六 诤事章终----

七 持染心……罪,于七种灭〔诤〕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持染心……灭法中,依三种灭法而灭之:有现前毘尼与自言治、现前毘尼与如草覆地。……乃至……。

乞酪而食之罪……依三种灭法而灭……有……如草覆地。

----七 灭诤章终----

八 持染心之比丘尼触有染心男子之身而受乐,有几种罪耶?持染心……有三种罪:由颈骨以下……〔参照二〕……有此三种罪。其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罪聚耶?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几种等起而生起耶?于四种诤事中,为何种之诤事耶?于七种灭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彼罪于四种失坏中……〔参照大分别.八〕……如草覆地……乃至……。乞酪而食,有几种罪耶?乞酪而食,有两种罪:欲「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提舍尼。……酪……有此两种罪。彼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而灭耶?彼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一种失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两种罪聚:有提舍尼罪聚、突吉罗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由四种等起而生起︰有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有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身、语、意生起。于四种诤事中,为犯罪诤事。于七种灭法中,有依三种……如草覆地。

----八 集合章终----

九(一)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世尊,缘身触受乐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因何人耶?为何事耶?……乃至……由何人传承耶?依彼……世尊,缘受乐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于舍卫城制之……〔参照-〕……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由何人传承耶?为次第传承,即:

优波离、提沙迦……宣说律藏。

(二)缘覆藏罪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参照-〕……于怠务戒依一种等起而生起。

(三)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于怠务戒……。

(四)缘成第八事之波罗夷……于怠务戒……。

----波罗夷终----

(一)依彼……世尊,比丘尼行诉讼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因何人耶?……〔参照-〕……有由意生起……乃至……由何人传承耶?为次第传承,即:

优波离、提沙迦……宣说律藏。

(二)令贼女受具戒之僧残……有……由意生起。

(三)独行于村中之僧残……于第一波罗夷……。

(四)依和合僧如法、如律、如师教而被摈之比丘尼,未得〔羯磨〕僧伽之容许,不认僧众之承诺而解罪之僧残……于怠务戒……。

(五)比丘尼持染心从有染心男子之手,以己手受硬食或软食而食之僧残……于第一波罗夷……。

(六)以言劝曰:「尊姊!汝无染心故,彼男子染心之有无对汝能如何?然,尊姊!彼男子与汝之硬食或软食可以己之手受食。」之僧残……生起。

(七)瞋怒不喜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怠务戒……。

(八)于何等之诤事被斥责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怠务戒…‥。

(九)相亲近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怠务戒……。

(一○)以言劝曰:「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汝等勿各别住。」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之僧残……于怠务戒……。

……乃至……

缘乞酪而食之提舍尼……由四种等起而生起。

----一 制处章终----

-○(一)缘身触而受乐,有几种罪耶?缘身触而受乐,有五种罪:持染心之比丘尼捉有染心男子之颈骨以下、膝以上而受乐者,波罗夷;比丘以身触〔女人之〕身,僧残;以身触身之所著物,偷兰遮;以身所著物触身之所著物,突吉罗;以指胳肢,波逸提。缘身触之受乐,有此五种罪。

(二)缘覆藏罪,有几种……堕四种罪:比丘尼知犯波罗夷法而覆藏者,波罗夷;有疑念而覆藏者,偷兰遮;覆藏比丘僧残者,波逸提;覆藏行仪之失坏者,突吉罗。缘覆藏罪,堕此四种罪。

(三)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有几种罪耶?堕五种罪:随被摈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依白,突吉罗;依二羯磨语,偷兰遮;羯磨语竟,波罗夷;助破僧比丘尼……至三次而不舍者,僧残;恶见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波逸提。缘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堕此五种罪。

(四)缘成第八事,有几种……堕三种罪……〔参照二〕……堕此三种罪。

----波罗夷终----

(一)缘比丘尼行诉讼,有三种……〔参照二〕……僧残。

(二)缘令贼女受具戒,有三种……。

(三)缘独行于村中,有三种……。

(四)缘和合僧如法、如律、如师教而被举罪之比丘尼,未得〔羯磨〕僧伽之容许,不认僧众之承诺而解,有三种……。

(五)缘比丘尼持染心从有染心男子之手,以己之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堕三种罪:「噉食」而捉者,偷兰遮;每咽食,僧残;捉水、杨枝者,突吉罗。

(六)缘以言劝曰:「尊姊!汝无染心故……噉食……」堕三种……。

(七)缘瞋怒不喜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堕三种……。

(八)缘于何等诤事而被斥责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堕三种……。

(九)缘相亲近之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堕三种……。

(一○)劝以言曰:「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汝等勿各别住。」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堕三种……。

----十僧残终----

……乃至……

(八)缘乞酪而食,有几种……堕两种罪:「噉食」而捉者,突吉罗;每咽食,提舍尼。缘乞酪而食,堕此两种罪。

----二 罪数章终----

一一 缘以身触受乐之罪,于四种失坏中,何……〔参照三〕……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乃至。缘乞酪而食之罪……行坏。

----三 失坏章终----

一二 缘以身触受乐之罪,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摄五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僧残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突吉罗罪聚……乃至……缘乞酪而食之罪……摄两种罪聚:有提舍尼罪聚、突吉罗罪聚。

----四 摄在章终----

-三 缘以身触受乐之罪,于六种犯罪等起中,由几种……〔参照五〕。缘乞酪而食之罪,于六种犯罪等起中……由意生起。

----五 等起章终----

一四 缘以身触受乐之罪,于四种诤事中……〔参照六〕。

----六 诤事章终----

一五 缘以身触受乐之罪,于七种灭〔法〕中……〔参照七〕。

----七 灭诤章终----

-六 缘以身触受乐,堕几种罪耶?以身触受乐,堕五种罪:有染心……〔参照-○〕……以指胳肢,波逸提。以身触受乐,堕此五种罪。彼罪于四种失坏中,为何种……〔参照大分别.八〕…… 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彼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五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僧残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突吉罗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参照大分别.八〕……如草覆地。缘乞酪而食,堕几种……堕两种罪……如草覆地。

----八 集合章终----

比丘尼分别之十六大分解终

1 第五波罗夷,前四和比丘波罗夷戒相同,故从第五起。以下应知与比丘戒共通者皆省略。

2 四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由比丘五种读诵法中,除第四读诵法者也;此比丘尼戒无二不定故(参照大品第二布萨犍度之一五)。

3 怠务戒(dhuranikkhepa),应言前第二波罗夷,舍犯戒者,怠责务者故也。于此等起法为谏告等起。

4 贼队戒,见比丘戒波逸提六十六。



第三 等起摄颂

诸行无常、苦、无我、有为也,亦决定涅槃、施设、无我。佛月未现、佛日未来时,尚且不知1具分彼〔无常等〕〔有为〕法之名目。行种种困苦,圆满波罗蜜,大雄者、眼者含梵天界,显现于〔此世界〕。彼〔诸佛〕拔苦、与乐,宣说正法。

一切众生之慈愍者,一切有情之最尊者,狮子之鸯耆罗娑释迦牟尼,宣说三藏,有经、论及大功德之律。

律若存,正法亦应同运转。

两部毘崩伽犍度及彼戒本依有系德之附随,结之〔如〕华鬘也。

彼附随〔说三种2学处〕之等起法,决定〔不与他混合〕,与他混合〔等起〕及〔制戒之〕因缘,于上经中所示-故好法之善比丘应学附随。

于两部毘崩伽制戒,于布萨诵出。

如法说等起法,应听我说。

第一波罗夷和第二其以下:依媒介、谏告及长衣、〔羊〕毛、逐句法、实有、豫约、贼〔队〕、说〔法〕、贼女、不听之十三,此依智者而思惟之十三等起法也。于〔两部分别〕一一等起,在此所示相同。

不净〔波罗夷一〕、出精〔僧残一〕、身触〔同二〕、不定之第一〔不定一〕、先著〔波罗夷一六〕、斡旋〔同二九〕、秘密与比丘尼共〔同三○〕。

食事中〔同四三〕、秘密之二〔同四四、四五〕、指〔同五二〕、水中戏〔同五三〕、打〔同七四〕、举手〔同七五〕、五十三之学法。

颈骨下〔尼.波罗夷一〕、村中〔尼.僧残二〕、染心〔同五〕、拍〔尼.波逸提三〕、树胶〔同四〕、洗净〔同五〕、安居竟〔同四○〕、教诫〔同五八〕、随学和尚〔同六九〕。

此七十六学处身意之行也,皆如第一波罗夷,为一种等起。

----第一波罗夷等起终----

不与〔波罗夷二〕、〔人〕体〔同三〕、上人〔同四〕、粗语〔僧残三〕、为自己3之淫欲〔同四〕、无根〔同八〕、异事中〔同九〕、不定之第二〔不定二〕。

夺〔衣〕〔舍堕二五〕、回入〔同三○〕、妄语〔波逸提一〕、骂〔同二〕、离间〔同三〕、粗罪〔同九〕、掘地〔同一○〕、草木〔同一一〕、异语〔同一二〕、讥嫌〔同一三〕。

牵出〔同一七〕、故意〔同二○〕、利养〔同二四〕、足食〔同三六〕、来〔同四二〕、轻侮〔同五四〕、恐怖〔同五五〕、隐匿〔同六○〕、杀命〔同六一〕。

故意虫水〔同六二〕、羯磨〔同六三〕、未满〔同六五〕、共住〔同六九〕、被摈〔同七○〕、如法〔同七一〕、疑惑〔同七二〕、无知〔同七三〕、无根〔同七六〕。

疑恼〔同七七〕、如法〔同七九〕、与衣〔同八一〕、回施个人〔同八二〕、于汝能如何〔尼.僧残六〕、非时〔尼.舍堕二〕、夺取〔同三〕、误受〔尼.波逸一八〕、地狱〔咒〕〔同一九〕。

众僧〔同二六〕、分配〔同二七〕、寄望〔同二九〕、功德衣〔同三○〕、恼惑〔同三三〕、住房〔同三五〕、骂〔同五二〕、瞋〔同五三〕、悭嫉〔同五五〕、姙妇〔同六一〕、幼儿妇〔同六二〕、二年〔同六三〕、学法僧不许〔同六四〕、曾嫁女之三〔同六五-六七〕、童女之三〔同七一-七三〕、未满十二夏〔同七四〕、不乞僧〔同七五〕、充分〔同七六〕、忧愁〔同七九〕、欲承诺〔同八一〕、年年〔同八二〕、二人〔同八三〕,此七十学处4为三种等起。

如第二波罗夷,(一)由身、意而不由语。(二)由语、意而非身作。(三)由三门生起。

----第二波罗夷等起终----

媒嫁〔僧残五〕、房舍〔同六〕、精舍〔同七〕、洗濯〔舍堕四〕、取衣〔同五〕、乞衣〔同六〕、过量〔同七〕、豫备〔同八〕、两居士〔同九〕、使〔同一○〕。

绢〔同一一〕、纯黑〔同一二〕、二分〔同一三〕、六年〔同一四〕、坐具〔同一 五〕、懈怠〔同一七〕、金银〔同一八〕、二之种种〔同一九-二○〕。

减五缀〔同二二〕、雨季衣〔同二四〕、纟〔同二六〕、指图〔同二七〕、户〔波逸一九〕、与〔同二五〕、缝衣〔同二六〕、饼〔同三四〕、资具〔同四七〕、火〔同五六〕。

宝〔同八四〕、针〔同八六〕、卧床〔同八七〕、绵〔同八八〕、尼师坛〔同八九〕、覆疮〔同九○〕、雨衣〔同九一〕、佛衣〔同九二〕、乞〔尼.舍堕四〕、购此〔同五〕。

二之僧伽财〔同六-七〕、别众之二〔同八-九〕、个人〔同一○〕、重衣〔同一一〕、轻衣〔同一二〕、二之剩饭〔尼.波逸提八-九〕、沐浴衣〔同二二〕、沙门衣〔同二八〕。

此五十法,凡依六种等起而生起:(一)由身而不由语、意。(二)由语而不由身、意。(三)由身、语而不由意。(四)由身、意而不由语。(五)由语、意而不由身。(六)由三门生起。此等如媒嫁戒,为六种等起法。

----媒嫁等起终----

破僧〔僧残一○〕、随顺〔同一一〕、恶口〔同一二〕、污〔同一三〕、粗罪〔波逸提六四〕、恶见〔同六八〕、不同意〔同八○〕、哄笑之二〔众学一一-二〕、声之二〔同一三-一四〕、含饭语〔同四三〕座床〔同六八〕、低座〔同六九〕、立〔同七○〕、后〔同七一〕、恶道〔同七二〕、覆〔罪〕〔尼.波罗夷二〕、随顺〔同三〕、捉〔同四〕、解罪〔尼.僧残四〕、舍〔同七〕。

何等〔同八〕、亲近之二〔同九-一○〕、打〔尼.波逸提二○〕、缝〔同二三〕、病患〔同三四〕、相亲近〔同三六〕、不灭〔同四五〕、僧园〔同五一〕、自恣〔同五七〕。

半月〔同五九〕、弟子之二〔同六八及七○〕、衣〔同七七〕、随学〔同七八〕。

此三十七法皆由身、语、意〔生起〕,皆如谏告戒,为一种等起。

----谏告等起终----

舍迦絺那衣之三〔舍堕一-三〕、第一钵、药〔同二一及二三〕、特施〔同二八〕、有难〔同二九〕、退出之二〔波逸提一四-一五〕。

住处〔同二三〕、数数〔同三三〕、不残食〔同三八〕、请待〔同四六〕、净施〔同五九〕、王之〔同八三〕、非时〔同八五〕、指图〔提舍尼二〕、阿兰若〔同四〕。

诉讼〔尼.僧残一〕、蓄积〔尼.舍堕一〕、食前〔尼.波逸提一五〕、食后〔同一六〕、非时〔同一七〕、五日〔同二四〕、他衣〔同二五〕、住处之二〔同四七-四八〕。

下部〔同六○〕、座〔同九四〕。此二十九〔法〕乃(一)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二)〔又〕由三门生起,皆等于迦絺那衣戒,为两种等起法。

----迦絺那衣等起终----

羊毛〔舍堕一六〕、二卧宿〔波逸提五-六〕、脱脚床〔同一八〕、施食〔同三一〕、别众〔同三二〕、非时食〔同三七〕、贮藏〔同三八〕、杨枝〔同四○〕、裸体者〔同四一〕。

出征军〔同四八〕、军阵〔同四九〕、模拟战〔同五○〕、酒〔同五一〕、沐浴〔同五七〕、坏色〔同五八〕、二之提舍尼〔提舍尼一及三〕、蒜〔尼· 波逸提一〕、供给〔同六〕、舞踊〔同一○〕。

沐浴〔同二一〕、敷物〔同三一〕、卧〔同三二〕、国内〔同三七〕、国外〔同三八〕、雨期中〔同三九〕、画堂〔同四一〕、高床〔同四二〕、纺丝〔同四三〕。

作事〔同四四〕、自手〔同四六〕、无比丘住处〔同五六〕、盖〔同八四〕、车〔同八五〕、腰布〔同八六〕、饰身具〔同八七〕、香〔同八八〕、香油〔同八九〕。

比丘尼〔同九○〕、式叉摩那〔同九一〕、沙弥尼〔同九二〕、白衣女〔同九三〕、不著僧祇支衣〔同九四〕。

此四十四罪:(一)由身而不由语、意。(二)由身、意而不由语。皆同羊毛戒,为两种等起法。

----羊毛等起终----

句〔波逸提四〕、除外〔同七〕、不选任〔同二一〕、日没〔同二二〕、畜生咒之二〔尼.波逸提四九-五○〕、不得许可而问〔同九五〕。

此七学处:(一)由语〔生起〕 而不由身、意。(二)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生起。皆如句法戒,为两种等起法。

----句法等起终----

道〔波逸提二七〕、船〔同二八〕、美味〔同三九〕、与女人〔同六七〕、剃〔尼.

波逸提二〕、谷〔同七〕、请〔同五四〕、八提舍尼。

此十五学处:(一)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二)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生起。(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生起。(四)由身、语、意〔生起〕。〔此等〕等于道戒,依佛智所制之四种等起也。

----道戒等起终----

贼队〔波逸提六六〕、屏听〔同七八〕、乞羹〔众学三七〕、夜〔尼.波提一一〕、屏〔同一二〕、露〔同一三〕、第七小路〔同一四〕。

此等:(一)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生起。(二)由三门生起。此等同日种佛说之贼队等起,两种等起法也。

----贼队等起终----

世尊对持盖者〔众学法五七〕、持杖者如是〔同五八〕、持刀者〔同五九〕、持武器者〔同六○〕皆不说正法。

草履〔同六一〕、革履〔同六二〕、车乘〔同六三〕、卧床〔同六四〕、乱姿〔同六五〕、裹头〔同六六〕、及覆面〔同六七〕、十一法无缺。

此等:(一)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生起。如于说法戒,皆为一种等起。

----说法等起终----

实有〔波逸提八〕:(一)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二)由语生起而不由身。

(三)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生起。说实有〔上人法〕,实依三处而生起。

----实说等起终----

贼女〔尼.僧残二〕:(一)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二)由三门生起。此处贼女戒,依法王所说自尔之两种等起法也。

----度贼女等起终----

不听〔尼.波逸提八○〕 :(一)由语生起而不由身、意。(二)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生起。(三)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四)由三门生起。〔此〕自尔之四种等起法也。

----不听等起终----

实善说十三等起之要略。〔此〕无痴之因,依处、导法(律藏)之随顺也,智者忆持此而于等起法无惑。

----等起主头要略终----

1 底本nayati于暹罗本为nqyati。

2 若依佛音注释(Samantapasadika,如下所见之实说戒、贼女戒、不听戒之三戒等起。三戒独特而不与其他戒混合,今「等起法决定矣」,「决定等起之」意,谓此三戒之等起,次之「混合等起」者,谓于其他戒之等起。此等共通于甚多戒之等起法。以下注云,是佛音之注。

3 底本atthakaminam,应如暹罗本attakaminam,此误植也。

4 七十学处,上举者有七十一,除最初第二波罗夷,此以下为教。



第四〔一〕无间省略

一(一)有几种罪?有几种罪聚、几种修习事、几种不恭敬、几种恭敬、几种修习事、几种失坏、几种犯罪等起、几种口论根、几种非难根、几种和敬法、几种破僧事、几种论诤、几种灭〔法〕耶?

有五种罪,有五种罪聚、五种修习事、七种罪、七种罪聚、七种修习事、六种不恭敬、六种恭敬、六种修习事、四种失坏、六种犯罪等起、六种口论根、六种非难根、六种和敬法、十八种破僧事、四种诤事、七种灭〔法〕。

(二)此中何等为五种罪?波罗夷罪,僧残罪,波逸提罪,提舍尼罪,恶作罪。此五种罪也。

(三)此中何等为五种罪聚?波罗夷罪聚……突吉罗罪聚。此五种罪聚也。

(四)此中何等为五种修习事?离五种罪聚,远离,舍离,回避,不行,不为,不堕,制,不犯,拆〔趣罪〕桥梁。此为五种修习。

(五)此中何等为七种罪?波罗夷罪,僧残罪,偷兰遮罪,波逸提罪,提舍尼罪,恶作罪,恶说罪。此七种罪也。

(六)此中何等为七种罪聚?波罗夷罪聚……恶说罪聚。此七种罪聚也。

(七)此中何等为七种修习事?离七种罪聚……拆〔趣罪〕桥梁。此七种修习事也。

(八)此中何等为六种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不放逸,不敬和顺。此六种不敬也。

(九)此中何等为六种敬?敬佛……敬和顺。此六种敬也。

(一)此中何等为六种修习事?离六不恭……拆〔趣罪〕桥梁。此六种修习事也。

(一一)此中何等为四种失坏?戒坏,行坏,见坏,命坏。此四种失坏也。

(一二)此中何等为六种犯罪等起?(一)有罪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二)有罪由语生起而不由身、意。(三)有罪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四)有罪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五)有罪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六)有罪由身、语、意生起。此六种犯罪等起也。

(一三)此中何等为六种口论〔诤事〕之根?于此,有比丘,有瞋恨心,有瞋恨心之彼比丘对〔大〕师不恭敬随顺意而住……〔同小品四.一四(三)直至终,于此「诸比丘!」之语常被省略〕……如是,此不善口论之根,未来更不生起。此六种口论根也。

(一四)此中何等为六种非难〔诤事〕之根?于此,有比丘,有瞋恨……〔同前节,将「口论」改为「非难」。〕……。此六种非难根也。

(一五)此中何等为六种可念法1?(一)于此,有比丘,于同修梵行者中,或显或隐,起慈身业。是亦可念法,能赍爱,赍尊重,能摄受,无诤,和合,导于一趣者也。(二)复次,有比丘,于同修梵行者中……慈语行。(三)复次……慈意行导……也。(四)复次,有比丘,凡如法所得,法利得,乃至下钵中所受之所得,无不与具戒同修梵行者共相受用。是亦可念法,……导……也。(五)复次,有比丘,彼一切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自在、智者所赞、无执、能发三摩地之戒,于如是诸戒,与同修梵行者或显或隐等戒性而住。是亦可念法……导……也。(六)复次,有比丘,彼圣而令出离、起彼者而正见到苦之尽,于如是见,与同修梵行者或显或隐等见性而住。是亦可念法,……导……也。此六种可念法也。

(一六)此中何等为十八种破僧事?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同大品十.五(四)〕……非粗罪说为粗罪。此十八破僧事也。

(一七)此中何等为四种诤事?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此四种诤事也。

(一八)此中何等为七种灭诤?现前毘尼,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多人语,觅罪相,如草覆地。此七种灭也。

----一 问数章终----

摄颂

罪过与罪聚 修习再七重

修习并不敬 恭敬以及根

再修习失坏 等起及口论

非难与和敬 乃至破诤事

说七种灭,此十七句也。

二(一)依第一犯罪等起〔法〕,犯波罗夷实非仅言。犯僧残「有」言。犯偷兰遮「有」言。犯提舍尼……恶作「有」言。犯恶说非仅言。

(二)依第二犯罪等起……〔同(一)〕……犯波逸提「有」言。犯提舍尼实非仅言。犯恶作「有」言。犯恶说实非仅言。

(三)依第三犯罪等起……〔同(一)〕。

(四)依第四犯罪等起,犯波罗夷「有」言。犯僧残……〔同(一)〕。

(五)依第五犯罪等起……〔同(四)〕……犯提舍尼实非仅言。犯恶作「有」言。犯恶说「有」言。

(六)依第六犯罪等起……〔同(四)〕。

----二 六种犯罪等起章终----

三(一)依第一犯罪等起,犯几种罪耶?依第一犯罪等起,犯五种罪过。比丘诤想而自乞造房舍,不指示作处,过量,有难处,无行处,前行者,突吉罗;〔最后〕一泥团未涂者,偷兰遮;其泥团涂时,僧残;比丘净想而取非时食者,波逸提;比丘净想而入市井,从非亲里比丘尼之手,以自手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提舍尼。依第一犯罪等起,犯此五种罪。

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罪聚耶?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几种等起而生起耶?于四种诤事中,为何诤事耶?于七种灭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五种罪众:有僧残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提舍尼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于四种诤事中,为罪过诤事。于七种灭法中,依三种灭法而灭之:有依现前毘尼与自言治、依前毘尼与如草覆地。

(二)依第二犯罪等起,犯几种罪耶?依第二犯罪等起,犯四种罪。比丘净想而命:「汝等造我房舍。」造彼房舍,而不指示作处,过量,有难处,无行处,前行者,恶作;一泥团未涂者,偷兰遮;其泥团涂时,僧残;比丘净想,令未受具戒者逐句诵法,波逸提。依第二犯罪等起,犯此四种罪。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参照(一)〕……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众中,摄四种罪聚:有僧残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语生起而不由身、意。于四种诤事中,为罪过诤事。于七种灭法中,依三种灭法而灭之……〔参照(一)〕……有依……如草覆地。

(三)依第三犯罪等起,……几种……犯五种罪。比丘净想,而指定造房舍,不指定作处,过量,有难处,无行处,前行者,突吉罗;一泥团未涂者,偷兰遮;其泥团涂时,僧残;比丘净想,而为己乞美味之食而食者,波逸提。比丘净想,而不拒比丘尼之指图而食者,提舍尼。依第三犯罪等起,犯此五种罪。彼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彼罪于四种失坏中,……两种失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五种罪聚:有僧残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提舍尼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四)依第四犯罪等起,……几种……犯六种罪。比丘行不净法者,波罗夷;比丘不净想,而自乞造房舍,不指示作处,过量,有难处,无行处,前行者,恶作;一泥团未涂时,偷兰遮;其泥团涂时,僧残;比丘不净想,而取非时食者,波逸提;比丘不净想,而入市井,从非亲里比丘尼之手,以己之手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提舍尼。依第四犯罪等起,犯此六种罪。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两种失坏……于七种罪聚中,摄六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僧残罪聚、偷兰遮罪众、波逸提罪聚、提舍尼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五)依第五犯罪等起,……几种……犯六种罪过。比丘持不善望,贪欲性,主张空无之上人法者,波罗夷;比丘不净想而命:「汝等造我房舍。」彼造房舍,不指示作处,过量,有难处,无行处,前行者,突吉罗;一泥团未涂时,偷兰遮;其泥团涂时,僧残;比丘不净想,令未受具戒者逐句诵法者,波逸提;无恶口、轻蔑之意,无令困惑之意,为戏而以卑语言卑贱者,恶说。依第五犯罪等起,犯此六种罪。彼诸罪……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两种失坏……于七种罪聚中,摄六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僧残罪聚、波逸提罪聚、偷兰遮罪聚、恶作罪聚、恶说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六)依第六犯罪等起,……几种……犯六种罪过。比丘指定而盗去物者,波罗夷;比丘不净想,而指定造房舍,不指示作处,过量,有难处,无行处,前行者,恶作;一泥团未涂时,偷兰遮;其泥团涂时,僧残;比丘不净想,而为己乞美味之食而食者,波逸提;比丘不净想,而不拒比丘尼之指图而食者,提舍尼。依第六犯罪等起,犯此六种罪。彼诸罪……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两种失坏……于七种罪聚中,……六种罪聚……〔参照(四)〕……有……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三 六种犯罪等起罪数章终----

四 身业等起法,依见无限者、救世者、见远离者之所说,由此生起之罪,有几种?

我问此,请说示,毘崩伽师!

身业等起法,依见无限者、救世者、见远离者之所说,由此生起之罪过五种也,

我为汝说斯,毘崩伽师!

语业等起法,……见无限者……请说示,毘崩伽师!

语业等起法,……见无限者……生起之罪过三种也,我为汝说斯,毘崩伽师!

身语业等起法,……见无限者……生起之罪过五种也……。

身意业等起法……六种也……。

语意业等起法……六种也……。

身语意业等起法,依见无限者、救世者、见远离者之所说,由此生起几种罪?

我问此,请说示,毘崩伽师!

身语意业等起法,依见无限者、救世者、见远离者之所说,由此生起之罪过六

种也,我为汝说斯,毘崩伽师!

----四 犯罪等起论终----

五(一)缘戒坏,犯几种罪耶?依戒坏,犯四种罪。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罗夷法而覆藏者,波罗夷;有疑念而覆藏者,偷兰遮;比丘犯僧残而覆藏者,波逸提;覆藏自己之粗罪者,恶作。依戒坏,犯此四种罪。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四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一种等起法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也。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二)缘行坏,……几种……犯一种罪。覆藏行坏者,恶作。缘行坏,犯此一种罪。彼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乃至……于七种灭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彼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一种失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一种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一种等起法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于四种诤事中,为罪过诤事。于七种灭法中,依三种灭法而灭之……有依……如草覆地。

(三)缘见坏,……几种……犯两种罪。为恶见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依白,恶作;羯磨语竟,波逸提。缘见坏,犯此两种罪。彼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一种失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两种罪聚:有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一种等起法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

(四)缘命坏,……几种……犯六种罪。依活命因、活命计,持不善望,贪欲性,主张空无之上人法者,波罗夷;依活命因、活命计,而行媒介者,僧残;依活命因、活命计,言:「住汝精舍之比丘,是阿罗汉。」对方知解者,偷兰遮;依活命因、活命计,比丘为己乞美味之食而食者,波逸提;依活命因、活命计,比丘尼为己乞美味之食而食者,提舍尼;依活命因、活命计,无病,为己乞羹或饭而食者,恶作。缘命坏,犯此六种罪。

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六种……〔参照(三)、(四)〕……有……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六种等起法而生起:有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有由语生起而不由身、意,有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有由身、语、意生起。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五 失坏缘章终----

六(一)缘口论诤事,犯几种罪过耶?依口论诤事,犯两种罪。骂詈受具戒者,波逸提;骂詈未受具戒者,突吉罗。依口论诤事,犯此两种罪过。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一种失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两种罪聚:有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三种等起法而生起: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有由身、语、意生起。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二)缘非难诤事,犯几种……犯三种罪过。以无根波罗夷法诽谤比丘者,僧残;以无根僧残诽谤〔比丘〕者,波逸提;以无根行坏诽谤〔比丘〕者,突吉罗。缘非难诤事,犯此三种罪过。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三种罪众:有僧残罪聚、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三种等起法生起:有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有由语、意生起而不由身,有由身、语、意生起。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三)缘罪过诤事,……几种……犯四种罪过。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罗夷法而覆藏者,波罗夷;有疑念而覆藏者,偷兰遮;比丘僧残而覆藏者,波逸提;行坏而覆藏者,突吉罗。依罪过诤事,犯此四种罪。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四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一种等起法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也。于四种诤事……有依……如草覆地。

(四)缘义务诤事,……几种……犯五种罪。随被摈比丘尼,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依白,恶作;二羯磨语,偷兰遮;羯磨语竟,波罗夷。助破僧比丘,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僧残;因恶见,被谏告至三次而不舍者,波逸提。缘义务诤事,犯此五种罪过。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几种……灭之耶?彼诸罪于四种失坏中,……两种……于七种罪聚中,摄五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僧残罪聚、偷兰遮罪聚、波逸提罪聚、恶作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依一种等起法而生起:由身、语、意生起也。于四种诤事中……有依……如草覆地。

(五)七种罪过,除七种罪聚外,其余罪过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罪聚耶?于四种诤事中,为何等诤事耶?于七种灭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七种罪过,除七种罪聚外,其余罪过于四种失坏中,不随伴任何失坏;于七种罪聚中,不摄任何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法中,不依任何等起法而生起;于四种诤事中,非任何诤事;于七种灭法中,不依任何灭法而灭。何以故?七种罪过,除七种罪聚外,无他罪过之故。

----六 诤事缘章终----

----无间省略终----

摄颂

问数等起同罪数

等起失坏同诤事

〔二〕 灭诤分解

七(一)何等为口论诤事之前行?为几种处、几种事、何地、几种因、几种根?依几种行相而口论耶?口论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

何等为非难诤事之前行……〔「口论」改为「非难」〕?

何等为罪过诤事之前行……〔「罪」改为「犯」〕?

何等为义务诤事之前行……〔「义务」改为「生」〕?

(二)何等为口论诤事之前行?贪是前行,瞋是前行,痴是前行,不贪是前行,不瞋……不痴是前行。为几种处?十八破僧事2处也。为几种事?十八破僧事为事。为何地?十八破僧事地也。为几种因?有九因:三种3善因,三种恶因,三种无记因。为几种根?十二根4也。依几种行相而口论耶?依两种行相而口论:如法见或非法见。口论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口论诤事,依两种灭法而灭之:依现前毘尼及多人语也。

(三)何等为非难诤事之前行?贪……不痴是前行。为几种处?四种失坏处也。为几种事?四种失坏事也。为何地?四种失坏地也。为几种因?有九因:三种善因,三种恶因,三种无记因。为几种根?十四根5也。依几种行相而非难耶?依两种行相而非难:由事起或罪……由四起。非难诤事依灭法而灭之:依现前毘尼及忆念毘尼相等之不痴毘尼及觅罪。

(四)何等为罪过诤事……不痴是前行。为几种处?七种罪聚处也。为几种事?七种罪聚事也。为何地?七种罪聚地也。为几种因?有九因……三种无记因。为几种根?六种犯罪等起法根也。依几种行相……依六种行相而犯罪:依无耻,依无知,依恶作性,依不净为净想,由净为不净想,依失念。罪过诤事……几种之……依三种灭法而灭之:依现前毘尼、自言治、如草覆地。

(五)何等为义务诤事之……不痴是前行。为几种处?四种羯磨处也。为几种事?四种羯磨事也。为何地?四种羯磨地也。为几种因?有九因……三种无记因。为几种根?有一种根:僧伽也。依几种行相而生义务耶?依两种行相而生义务:依白或求听。义务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义务诤事依一种灭法而灭之:现前毘尼。

(六)有几种灭法耶?有七种灭法:现前毘尼,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多人语,觅罪相,如草覆地;此七种灭法也。依事而言者,此七种灭法乃为十种灭法,十种灭法有七种灭法之事耶?应言:「有。」如何有?于口论诤事有两种灭法,于非难诤事有四种灭法,于罪过诤事有三种灭法,于义务诤事有一种灭法。依如是事而言者,此七种灭法为十种灭法,而十种灭法为七种灭法。

----七 方便章终----

八 几种灭法结合于口论诤事、几种灭法不结合于口论诤事耶?几种灭法……于非难诤事……于罪过诤事……于义务诤事、几种灭法不结合于义务诤事耶?

两种灭法结合于口论诤事:现前毘尼,多人语。五种灭法不结台于非难诤事: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

四种灭法结合于非难诤事:现前毘尼,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觅罪相。三种灭法不结合于非难诤事:多人语,自言治,如草覆地。

三种灭法结合于罪过诤事:现前毘尼,自言治,如草覆地。四种灭法不结合于罪过诤事: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觅罪相。

一种灭法结合于义务诤事:现前毘尼。六种灭法不结合于义务诤事: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

----八 结合章终----

九 几种灭法为口论诤事之同分?几种灭法为口论诤事之异分?几种灭法为非难诤事之……罪过诤事之……义务诤事之同分?几种灭法为义务诤事之异分?

两种灭法为口论诤事之同分……〔同八。「结合」、「不结合」改为「同分」、「异分」〕。

----九 同分章终----

-○ 灭法结合于灭法耶?灭法不结合于灭法耶?灭法有结合于灭法者,灭法有不结合于灭法者。灭法如何有结合于灭法者耶?

多人语结合于现前毘尼,不结合于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

忆念毘尼结合于现前毘尼,不结合于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多人语。

不痴毘尼结合于现前毘尼,不结合于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多人语、忆念毘尼。

自言治结合于现前毘尼,不结合于觅罪相、如草覆地、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

觅罪相结合于现前毘尼,不结合于如草覆地、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

如草覆地结合于现前毘尼,不结合于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

如是有灭法结合于灭法,如是有灭法不结合于灭法。

----十 灭法结合章终----

一一 灭法为灭法之同分耶?灭法为灭法之异分耶?灭法……〔同-○,结合」、「不结合」改为「同分」、「异分」〕。

----十一 灭法同分章终----

一二 灭法是现前毘尼,现前毘尼是灭法。灭法是多人语,多人语是灭法。忆念毘尼是……不痴毘尼是……自言治是……觅罪相是……如草覆地,如草覆地是灭法。

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此等灭法是灭法而非现前毘尼,现前毘尼是灭法,而又是现前毘尼也。

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现前毘尼,此等灭法是灭法而非多人语,多人语是灭法,而又是多人语也。

……

现前毘尼,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此等灭法是灭法而非如草覆地,如草覆地是灭法,而又是如草覆地也。

----十二 灭法现前毘尼章终----

一三 毘尼是现前毘尼,现前毘尼是毘尼……毘尼是如草覆地,如草覆地是毘尼也。

毘尼有现前毘尼,有非现前毘尼;现前毘尼是毘尼,而又是现前毘尼也。

毘尼有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有如草覆地,有非如草覆地;如草覆地是毘尼,而又是如草覆地也。

----十三 毘尼章终----

-四 现前毘尼是善耶?是恶耶?是无记耶?多人语是善耶?是恶耶?是无记耶?……如草覆地是善耶?是恶耶?是无记耶?

现前毘尼有善、有无记,现前毘尼无恶。多人语有善、有恶、有无记。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有善、有恶、有无记。

口论诤事是善耶?是恶耶?是无记耶?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是善耶?是恶耶?是无记耶?

口论诤事有善、有恶、有无记。非难诤事……有无记。罪过诤事有恶、有无记,罪过诤事无善。义务诤事有善、有恶、有无记。

----十四 善〔恶〕章终----

-五(一)用多人语之处,用现前毘尼;用现前毘尼之处,用多人语。其处不得用不用忆念毘尼,其处不得用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

用忆念毘尼之处,用现前毘尼;用现前毘尼之处,用忆念毘尼。其处不得用不痴毘尼……〔可参考-○〕。

……

用如草覆地之处,用现前毘尼;用现前毘尼之处,用如草覆地。其处不可用多人语,其处不可用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治……觅罪相。

(二)多人语之处是现前毘尼之处,现前毘尼之处是多人语之处。其处非忆念毘尼之处,其处……〔参照(一),于此省略「用」字〕。

忆念毘尼之处是现前毘尼之处,现前毘尼之处是忆念毘尼之处。其处……以现前毘尼为根……乃至……。

如草覆地之处是现前毘尼之处,现前毘尼之处是如草覆地之处。其处非多人语之处……其处非觅罪相之处。

论法省略

----十五 处章终----

-六 依现前毘尼与多人语而灭诤事时,用多人语之处得用现前毘尼,用现前毘尼之处得用多人语。其处不得用忆念毘尼,其处……不痴毘尼……不得用如草覆地。

依现前毘尼与忆念毘尼而灭诤事时,……忆念毘尼……。

……

依现前毘尼与如草覆地而灭诤事时,用如草覆地之处得用现前毘尼,用现前毘尼之处得用如草覆地。其处不得用多人语,其处不得用忆念毘尼……其处不得用觅罪相。

----十六 时章终----

-七 言诤事或言灭法,此等法为亲近者耶?不亲近者耶?又此等法之相违得分离而示耶?言诤事,言灭法,此等法不亲近者,而非得亲近。又此等法若言……得……而示……彼应言:「实非如是。」言诤事,言灭法,此等法是亲近者而非不亲近者,此等法之相违不得分离而示。何以故?世尊岂非说:「诸比丘!此四种诤事,七种之灭法。诤事依灭法而灭,灭法依诤事而灭。如是,此等法是亲近者而非不亲近。又此等法之相违不得…… 示」。

----十七 亲近章终----

-八 口论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耶?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耶?

口论诤事依两种灭法而灭,依现前毘尼与多人语也。非难诤事依四种灭法而灭,依现前毘尼、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觅罪相也。罪过诤事依三种灭法而灭,依现前毘尼、自言治、如草覆地也。义务诤事依一种灭法而灭,现前毘尼也。

口论诤事与非难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耶?口论诤事与非难诤事〔……〕五种之〔……〕现前毘尼、多人语、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觅罪相也。

口论诤事与罪过诤事……几种……四种……依现前毘尼、多人语、自言治、如草覆地也。

口论诤事与义务诤事几种……两种……依现前毘尼、多人语也。

非难诤事与罪过诤事……几种……六种……依现前、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非难诤事与义务诤事……几种……四种……依现前、忆念、不痴、觅罪也。

罪过诤事与义务诤事……几种……三种……依现前、自言、草覆也。

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几种……七种……依现前、多人、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口论诤事、非难诤事、义务诤事……几种……五种……依现前、多人、忆念、不痴、觅罪也。

口论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几种……六种……依现前、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几种……七种……依现前毘尼、多人、忆念、不痴、自言、觅罪、如草覆地也。

----十八 灭法章终----

-九 口论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耶?依几种灭法而不灭耶?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耶?依几种灭法而不灭耶?

口论诤事依两种灭法而灭,依现前毘尼、多人语也;依五种灭法而不灭,依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自言、觅罪相、如草覆地也。

非难诤事……四种……而灭,依现前、忆念、不痴、觅罪;……三种……不灭,依多人、自言、草覆也。

罪过诤事……三种……而灭,依现前、自言、草覆也……四种……不灭,依多人、忆念、不痴、觅罪也。

义务诤事……一种……而灭,依现前毘尼也;……六种……不灭,依多人、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口论诤事与非难诤事依几种灭法而灭耶?依几种灭法而不灭耶?口论诤事与非难诤事……五种……灭,依现前毘尼、多人、忆念、不痴、觅罪也;……两种……不灭,依自言、草覆也。

口论诤事与罪过诤事……几种……四种……灭,依现前、多人、自言、草覆也;……三种……不灭,依忆念、不痴、觅罪也。

口论诤事与义务诤事……几种……两种……灭,依现前、多人也;依五种……不灭,依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非难诤事与罪过诤事……几种……六种……灭,依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一种……不灭,依多人语也。

非难诤事与义务诤事……几种……四种……灭,依现前、忆念、不痴、觅罪也;……三种……不灭,依多人、自言、草覆也。

罪过诤事与义务诤事……几种……三种……灭,依现前、自言治、草覆也;四种……不灭,依多人、忆念、不痴、觅罪也。

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几种……七种……灭,依现前、多人、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口论诤事、非难诤事、义务诤事……几种……五种……灭,依现前、多人、忆念、不痴、觅罪也;……两种……不灭,依自言、草覆也。

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几种……六种……灭,依现前、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一种……不灭,依多人语也。

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几种……七种……灭,依现前、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也。

----十九 灭不灭章终----

二○ 灭法依灭法而灭之耶?灭法依诤事而灭之耶?诤事依灭法而灭之耶?诤事依诤事而灭之耶?

灭法有依灭法而灭之,灭法有依灭法而不灭;灭法有依诤事而灭之,灭法有依诤事而不灭。诤事有依灭法而灭之,诤事有依灭法而不灭;诤事有依诤事而灭之,诤事有依诤事而不灭。

云何之灭法有依灭法而灭耶?云何之灭法有依灭法而不灭耶?多人语乃依现前毘尼而灭,依忆念毘尼而不灭,依不痴毘尼而不灭,依自言治……觅罪相……如草覆地而不灭。忆念毘尼乃依现前毘尼而灭之,……不痴毘尼……〔参考第四.-○〕……如草覆地乃依现前毘尼而灭之,依多人语而不灭,依忆念毘尼……依不痴毘尼……依自言治……依觅罪相而不灭。如是有灭法依灭法而灭,如是有灭法依灭法而不灭。

云何之灭法有依诤事而灭耶?云何之灭法有依诤事而不灭耶?现前毘尼乃依口论诤事而灭之,依非难诤事而不灭,依罪过诤事而不灭,依义务诤事而灭。多人语乃依口论诤事而灭之,依非难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而不灭。忆念毘尼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而不灭。不痴毘尼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而不灭。自言治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而不灭,乃依罪过而灭,依义务而不灭。觅罪相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而不灭。如草覆地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而不灭。如是有灭法依诤事而灭之,如是有灭法依诤事而不灭。

云何之诤事依灭法而灭?云何之诤事依灭法而不灭?口论诤事乃依现前毘尼、多人语而灭之,依忆念毘尼、不痴、自言、觅罪、草覆而不灭。非难诤事乃依现前、忆念、不痴、觅罪而灭之,依多人、自言、草覆而不灭。罪过诤事乃依现前、自言、草覆而灭之,依多人、忆念、不痴、觅罪而不灭。义务诤事乃依现前而灭之,依多人、忆念、不痴、自言、觅罪、草覆而不灭。如是有诤事依灭法而灭之,如是有诤事依灭法而不灭。

云何之诤事有依诤事而灭耶?云何之诤事有依诤事而不灭耶?口论诤事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诤事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诤事而灭也。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依口论诤事而不灭,依非难而不灭,依罪过而不灭,依义务诤事而灭也。如是有诤事依诤事而灭,如是有诤事依诤事而不灭。

六种灭法与四种诤事乃依现前毘尼而灭之,现前毘尼是依何而灭?

----二十 灭诤章终----

二一 口论诤事于四种诤事中,令何种诤事生起耶?口论诤事于四种诤事中,不令任何诤事生起;而以口论诤事为缘而生四种诤事。此事如何?于此有诸比丘,此是法、非法、是律、非律而争……〔小品四.一四(二)〕……以此为口论诤事。于口论诤事,僧众争论为口论诤事,口论时,非难为非难诤事;非难时,犯罪为罪过诤事,对此罪行僧伽羯磨为义务诤事。如是,以口论诤事为缘而生四种诤事。

非难诤事于四种诤事中……〔同前〕……以非难诤事为缘而生四种诤事。此事如何?于此,有诸比丘,非难比丘……〔小品四.一四(二)〕……以此为非难诤事,于非难诤事,僧众口论为口论诤事,口论时……〔同前〕……如是,以非难诤事为缘而生四种诤事。

罪过诤事于四种诤事中……以罪过诤事为缘而生四种诤事。此事如何?五种罪聚……〔小品四.一四(二)〕……以此为罪过诤事,于罪过诤事,僧众口论为口论诤事,口论时……如是,以罪过诤事为缘而生四种诤事。

义务诤事于四种诤事中……以义务诤事而生四种诤事。此事如何?僧伽应行之义务……〔小品劻四.一四(二)〕……以此为义务诤事。于义务诤事,僧众口论为口论诤事,口论时……如是,以义务诤事为因而生四种诤事。

----二十一 等起章终----

二二 口论诤事于四种诤事中随何种诤事、依何种、属何种、摄何种诤事耶?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于四种诤事中随何种诤事……摄何种诤事耶?

口论诤事于四种诤事中,随口论诤事,依口论诤事,属口论诤事,摄口论诤事。非难诤事于四种诤事中,随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摄义务诤事。

口论诤事于七种灭法中随几种灭法、依几种灭法、属几种灭法、摄几种灭法、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于七种灭法中随几种灭法……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

口论诤事于七种灭法中,随两种灭法,依两种灭法,属两种灭法,摄两种灭法,依两种灭法而灭之,乃依现前毘尼、多人语也。非难诤事于七种灭法中,随四种灭法……依四种灭法而灭之,乃依现前毘尼、忆念毘尼、不痴毘尼、觅罪相也。罪过诤事于七种灭法中,随三种灭法……-依三种灭法而灭之,乃依现前毘尼、自言治、如草覆地也。义务诤事于七种灭法中,随一种灭法……依一种灭法而灭之,乃依现前毘尼也。

----〔二十二7 随伴章终〕----

----灭法分解终----

摄颂

完收之诤事 结合者同分

灭法与灭法 结合者同分

灭法与现前 毘尼及善品

处时并亲近 有灭有不灭

灭诤与生起 乃至于随伴

1 可念法Saraniya-dhamma于集异门足论(玄奘)译为可喜。在增支部、长部、中部等诸典,此法屡屡说。

2 十八破僧事attharasa bhedakaravatthuni,参照大品一○.五(三)。

3 三种善因、三种恶因参照小品四.一四(三)。

4 十二根,参照同上。

5 十四根,参照小品四.一四(五)。

6 原底本Cullav.I,误。

7 原底本及暹罗本无,可见是补遗者。



第五 问犍度章

一 我问受具〔犍度〕:具因缘,具解释,其尊高之句有几种罪耶?我答说受具:具因缘,具解释,尊高之句中,有两种1罪。

二 我问布萨……因缘……有三种2罪。

三 我问雨安居……因缘……有一种3罪。

四 ……自恣……有三种4罪。

五 与皮革结合……有三种5罪。

六 ……药……有三种6罪。

七 ……迦絺那衣……无任何罪。

八 与衣给合……有三种7罪。

九 ……瞻波……有一种8罪。

一○ 憍赏弥……有一种罪。

-一 ……羯磨犍度……有一种罪。

-二 ……别住……有一种罪。

-三 ……集……有一种罪。

-四 ……灭诤……有两种9罪。

一五 ……小事……有三种10罪。

-六 坐卧处……有三种11罪。

-七 ……破僧……有两种12罪。

-八 ……仪法……有一种罪。

-九 遮〔说戒〕……有一种罪。

二○ 比丘尼犍度……有两种13罪。

二- 五百〔集法〕……无任何罪。

二二 七百〔集法〕……无任何罪。

摄颂

受具及布萨 雨安居自恣

皮革迦絺那 药衣并瞻波

憍赏弥犍度 羯磨别住集

灭小事坐具 破僧并行仪

遮止比丘尼 五百及七百

1 两种罪,受戒犍度中说,罪有二种。若依注释,二十岁未满而授具足戒者,波逸提。其他之文中所说罪,悉云突吉罗罪(参照受戒犍度)。以下所说罪数,亦同于犍度中所说罪类。

2 僧伽不和,分裂而布萨者,偷兰遮。与被举罪者共行布萨者,波逸提。其他,突吉罗。

3 安居犍度,唯有突吉罗一罪。

4 同布萨犍度。

5 得牛而令杀者,波逸提:以染心触阴部者,偷兰遮;其他,突吉罗。

6 注「凡于二指,偷兰遮;(受一人请而食余人)之软粥者,波逸提;其他,突吉罗。」。

7 草木衣,偷兰遮;长衣,舍堕;其余,突吉罗。

8 以下一种罪,皆突吉罗。

9 若与欲者愤,愤者波逸提(小品四.一四(一六));其余,突吉罗。

10 断己生支,偷兰遮;反刍,波逸提;余,突吉罗。

11 分配重物者,偷兰遮;从精舍持出僧伽物,波逸提;余,突吉罗。

12 随破僧者,偷兰遮;别众食,波逸提。

13 不行自恣者,波逸提;余,突吉罗。



第六 增一法

〔一法〕

- 应知生罪法(六种犯罪等起法),应知生无罪法(七种灭法),应知有罪,应知无罪,应知轻罪,应知重罪,……知有残罪……知无残罪(波罗夷)……知粗罪(波罗夷、僧残)……知非粗罪……有忏除罪1……忏除罪……教诫罪2……非教诫罪……障罪(故意犯)……不障罪……有罪制(世间罪)……无罪制(制罪)……作业所起罪3……不作业所起罪……作业不作业所起罪……前罪……后罪……前罪之中间罪……后罪之中间罪……达到忏悔之数量罪……未达到忏侮之数量罪……制……随制……不随犯制……遍通制……限定制……共通制……不共通制……一部众制……两部众制……粗罪……非粗罪……有关居士之罪……不关居士之罪……决定罪4……不决定罪……初作之人……非初作之人……偶然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呵责人……被呵责人……非法呵责……被非法呵责……如法呵责人……被如法呵责人……决定人……不决定人……不适能罪人(佛、缘觉)……适能罪人(声闻)……被举人……顺被举人……摈灭人……不摈灭人……共住人……不共住人……应知禁止。

----一法终----

摄颂

造作并罪轻 有残以及粗

忏及教诫障 犯以至作业

作业不作业 前中间到数

制不随犯制5 全共通一部

重居士不定 初偶然呵责

非法如法定 不适被摈灭

共住及禁止 此为一法颂

〔二法〕

二 有罪想解脱(有意犯),有罪不想解脱。有得等至者之罪〔波逸提八〕,有非得等至者之非罪〔波罗夷四〕。有罪关正法者〔波逸提四〕,有罪无关正法者〔僧残三〕。有罪关自己之资具,有罪关他〔人〕之资具。有罪关自己之身,有罪关他〔人〕之身。有语真实而堕重罪、语虚妄而为轻罪,有语虚妄而堕重罪、语真实为轻罪。有罪于地而犯,非在虚空;有罪于虚空而犯,非于地。有罪出去时犯,而非入来时;有罪入来时犯,而非出去时。有罪引入而犯〔尼波逸提五〕,有罪非引入而犯〔舍堕一五〕。有罪自己行而犯,有罪非自己行而犯。有罪作业而……非作业而犯。有罪与而……不与而犯。有罪受取而……不受取而犯。有罪受用而……不受用而犯。有罪夜犯而非昼,有罪昼犯而非夜。有罪夜明……非夜明而犯。有罪……切断……不切断而犯。有罪覆藏而……不覆藏而犯。有罪著用而……不著用而犯。

有两种布萨:十四日布萨及十五日布萨也。有两种羯磨:求听羯磨、单白羯磨也。复有两种羯磨:白二羯磨及白四羯磨也。有两种羯磨事:求听羯磨事、单白羯磨事也。复有两种羯磨事:白二羯磨事、白四羯磨事也。有两种羯磨不成:求听羯磨不成、单白羯磨不成也。复有两种羯磨不成:白二羯磨不成、白四羯磨不成也。有两种羯磨成就:求听羯磨成就、单白羯磨成就也。复有两种羯磨成就:白二羯磨成就、白四羯磨成就也。有两种异住处者地:以自身为异住处者;和合僧不认彼罪,不忏悔或依不舍而举彼也。有两种同住处者地:以自身为同住处者;和合僧为彼解不见、不忏、不舍之举罪。有两种波罗夷:比丘与比丘尼者也。有两种僧残,有两种偷兰遮,有两种波逸提,有两种提舍尼,有两种恶作,有两种恶说:比丘与比丘尼者也。有七种罪与七种罪聚。依两种行相而僧伽分裂:依羯磨,依行筹。两种人不得受具:年时贱劣、支分贱劣也。复两种人不得受具:事失坏者,行恶者。复两种人不得受具:〔钵衣〕不具足者,具足而不乞求者。两种人不得依止而住:无惭者与无耻者也。两种人不得与依止:无惭者与惭愧而不乞求者也。两种人不得与依止:无耻者与耻而不乞求者。两种无犯罪:佛与辟支佛也。有两种人犯罪:比丘与比丘尼也。两种人不故意犯罪:于圣位之比丘及比丘尼。有两种人故意犯罪:凡夫之比丘及比丘尼。两种人不故意行违犯事:于圣位之比丘及比丘尼。有两种人故意行违犯事:凡夫之比丘及比丘尼。有两种呵责:依身而呵责,或依语而呵责。有两种失去:有未得失去之人,僧伽令彼失去时,一类为善失去,一类为恶失去。有两种解罪:有未得解罪之人,僧伽令彼解罪时,有一类为善解罪,一类为恶解罪。有两种自言:由身而自言或由语而自言。有两种领受:依身而领受,依著身之物而领受。有两种制拒:依身而制拒,依语而制拒。有两种违害:戒违害与受用物违害。有两种讥嫌:依身而讥嫌,或依语而讥嫌。有两种迦絺那衣之执持:住处执持与衣执持。有两种迦絺那衣之不执持:住处不执持与衣不执持。有两种衣:受领衣与粪扫衣。有两种钵:铁钵与泥钵。有两种坛:锡制物、铅制物也。有两种钵之受持:由身而受持,或由语而受持。有两种衣之受持:依身而受持,或依语而受持。有两种净施:对面净施与展转净施。有两种律:比丘律与比丘尼律。有两种调伏:制与制之随顺。有两种律之制欲:于不净,破桥(而不行);于净,应量而行。依两种行相而犯罪:依身而犯,或依语而犯。依两种行相而出罪:依身而出,或依语而出。有两种别住:覆藏别住,非覆藏别住。复有两种别住:清净边别住6,合一别住7。有两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不覆藏摩那埵。复有两种摩那埵:半月摩那埵与合一摩那埵。有两种人夜断:别住者之夜断与行摩那捶人之夜断。有两种不恭敬:人不恭敬与法不恭敬。有两种丰:自然厅,制造灵。复有两种盐:海盐,黑盐。复有两种盐:岩盐,厨房盐。复有两种盐:罗马伽盐,跋伽罗伽盐。有两种受用:内受,外受。有两种恶骂:卑骂与贵骂。有依两相之离间语:为得爱好,或为令离间。依两相为别众食:依招待,或依乞食。有两种入安居:前安居、后安居也。

有两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两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两种愚痴人:作未来之义务者,不作已来之义务者。有两种有智人︰不作未来之义务,作已来之义务。复有两种愚痴人:于不净作净想,于净作不净想。有两种有智人:于不净作不净想,于净作净想。复有两种愚痴人:于无罪作罪想,于罪作无罪想。有两种有智人:于罪作罪想,于无罪作无罪想。复有两种愚痴人:于非法作法想,于法作非法想。有两种有智人:于非法作非法想,于法作法想。复有两种愚痴人:于非律……于律……。有两种有智人:于非律……。两种人之漏增长:畏慎不应畏慎者,不畏慎应畏慎者。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不畏慎不应畏慎者,畏慎应畏慎者。复两种人之漏增长:于不净作净想者,于净作不净想者。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于不净作不净想者,于净作净想者。复两种人之漏增长:无罪作罪想者……。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于无罪作无罪想者……。复两种人……增长:于非法作法想者……。两种人……不增长:于非法作非法想者……。复两种人……增长:于非律……。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于非律作非律想者,于律作律想者。

----二法终----

摄颂

想得并正法 资具人真实

地出取去持 作业与受取

受用夜夜明 切断及覆藏

著被与布萨 自恣并羯磨

复事复不成 复二种成就

别异及和合 波罗夷僧残

兰遮波逸提 提舍尼恶作

恶说七罪聚 分裂及受具

复二不可住 不可与不能

能故意违犯 呵责并失去

解罪与同意 领受及制拒

违害并讥嫌 迦絺那衣二

衣钵乃至坛 二种之受持

净施律调伏 制欲犯生起

别住复二种 二种摩那埵

复夜断不敬 二种盐三复

受用并恶骂 离间与别众

雨安居遮止 重荷净无罪

非法法律漏

〔三法〕

三 有罪于世尊在世犯、入灭后不犯,有罪于世尊入灭后犯、在世不犯,有罪世尊在世、入灭后皆犯。有罪于时中犯、非时不犯,有罪于时犯、、时中不犯,有罪于时、非时皆犯。有罪于夜中犯、日中不犯,……有……日中犯、夜中不犯,……有夜中、日中皆犯。有罪十夏而犯、十夏未满未犯,有……十夏未满犯、十夏未犯,有……十夏满、十夏未满皆犯,有罪五夏而犯,五夏未满未犯……。有罪善心而犯,有罪不善心而犯,有罪无记心而犯。有罪具乐受而犯,有罪具苦受而犯,有罪具不苦不乐受而犯。有三种呵责事:由见、闻、疑。有三种集筹法:秘密,公开,耳语。有三种制拒:多欲,不知足,〔烦恼〕不损减。有三种容许:少欲,知足,损减。复有三种制拒:多欲,不知足,不知量。有三种容许:少欲,知足,知量。复有三种制:制,随制,不随犯制。复有三种制:遍通制,限定制,共通制。复有三种制:不共通制,一部众制,两部众制。有罪愚痴者犯、有智者不犯,有罪智者犯、愚痴者不犯,有罪愚痴者、智者皆犯。有罪黑月中犯、白月中不犯……有……白月中犯、黑月中不犯……有……黑月中、白月中皆犯。有于黑月中净、白月中不净,有于白月中净、黑月中不净,有于黑月中、白月中皆净。有罪于寒季犯、热季不犯、雨季不犯,有……热季犯、寒季不犯、雨季不犯,有……雨季犯、寒季不犯、热季不犯。有罪僧伽犯、别众不犯、个人不犯,有……别众犯、僧伽不犯、个人不犯,有……个人犯、僧伽不犯、别众不犯。有于僧伽净、别众不净、个人不净,有于别众净、僧伽不净、个人不净,有于个人净、僧伽不净、别众不净。有三种覆藏:覆藏事而不覆藏罪,覆藏罪而不覆藏事,覆藏事亦覆藏罪。有三种被覆物:浴处被覆物,水中被覆物,衣服被覆物。有三种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女人有被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波罗门之咒语有被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邪见有被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有三种显露而辉耀、隐蔽而不辉耀:月轮显露而辉耀、隐蔽而不辉耀,日轮显露……世尊所说之法及律显露而辉耀、隐蔽而不辉耀。

有三种坐卧处之分配:前分配、后分配、中间分配也。有罪病者犯、无病者不犯,有罪无病者犯、病者不犯,有罪病者犯、无病者亦犯。有三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三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三种别住:覆藏别住,不覆藏别住,清净边别住。有三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不覆藏摩那埵,半月摩那埵。有三种别住比丘之夜断:共住、独住、不告示也。有罪于内犯、于外不犯〔波逸提一六〕,有罪于外犯、于内不犯〔波逸提一四〕,有罪内、外皆犯。有罪于界内犯、于界外不犯,有罪于界外犯、界内不犯,有罪于界内、界外皆犯。依三相而犯罪:由身而犯,由语而犯,由身、语而犯。复依三相而犯罪:于僧伽中犯,于别众中犯,于个人之前犯。依三相而于罪中生起:由身生起,由语生起,由身、语生起。复依三相于罪中生起:于僧中、别众中、人前也。有三种非法不痴毘尼之授与。有三种如法不痴毘尼之授与。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呵责羯磨:(一)于僧中起斗诤、起纷乱、起口论、起辩论、起诤事者。(二)愚痴不聪明,罪多而不受谏告者。(三)与亲近在家人、不随顺在家者交往而住。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依止羯磨:于僧中……在家者交往而住。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驱出羯磨:(一)于僧中起斗诤……乃至……起诤事者。(二)愚痴不聪明,罪多而不受谏告者。(三)污俗家,有恶行,而且被见、被闻恶行者。……三分……应行下意羯磨:于僧中起斗诤……不受谏告者,恶口讥嫌在家者。……三分……不认罪时,应行举罪羯磨:于僧中……不受谏告者,犯罪而不欲认罪。……三分……不忏悔罪时,应行举罪羯磨:于僧中……不受谏告者,犯罪而不欲忏悔罪者。……三分……恶见者不舍时,应行举罪羯磨:于僧中……受谏告者,不欲舍恶见者。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坚强思惟:于僧中……不受谏告者,与亲近在家人、不随顺之在家者交往而住。对具三分之比丘,应行羯磨:无惭、愚痴而有恶行。复对具三分之比丘,应行羯磨:于增上戒有戒失坏,于增上行有行失坏,于胜见有见失坏。复……三分……耽于身乐,耽于语乐,耽于身语乐。复……有身之非行、语之……身语之非行也。复……身之违害……复……身之邪命……复对具三分之比丘,应行羯磨:犯罪而一面行羯磨、一面授具,与依止,蓄沙弥。复……对其罪,依僧伽而行羯磨:犯其他罪,或犯其他相等者,或犯比其更恶者。复……诽谤佛,诽谤法,诽谤僧伽。对具三分之比丘,于僧中遮布萨时,僧伽抑:「止!比丘!勿斗诤,勿纷乱,勿喧噪,勿口论。」而应行布萨,无惭、愚痴而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于僧中遮自恣时,僧伽……「止!比丘……」……应行自恣,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任何僧伽不得与选定: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于僧伽中,不得行〔罪之〕决断: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于任何处,不得遮: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依止而住: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依止: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令行听许羯磨时,不可行听许羯磨: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共语: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问律: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问律: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答律: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答律: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质问: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共谈律: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授具……乃至……不得与依止……乃至……不得蓄沙弥:无惭……有恶行也。

有三种布萨:十四日布萨,十五日布萨,和合布萨。复有三种布萨:僧伽布萨,别众布萨,人布萨。复有三种布萨:读诵布萨,清净布萨,受持布萨。有三种自恣:十四日自恣,十五日自恣,和合自恣。复有三种自恣:僧伽自恣,别众自恣,人自恣。复有三种自恣:三说自恣,二说自恣,共安居者〔合说〕自恣。有三种堕恶趣地狱人,不得逃此:诸非梵行者伪梵行者;非清净梵行者,以无根非梵行诽谤行清净梵行者;持如是说:「于欲情无障坏」,持如是见,彼陷于欲情者也。有三种不善根: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有三种善根:不贪善根,不瞋善根,不痴善根。有三种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有三种善行: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世尊依三种义利,于俗家制三种食戒:为调伏恶人,令善比丘安乐住;为勿使恶贪者党破僧伽;为爱愍俗家。受三种非法所制,心所执著之提婆达多,堕恶趣地狱,住一劫不得救:有邪欲,有恶友,因现世小事得利,于〔修行〕中途而止。有三种许可:杖许可,纽许可,杖、纽之许可。有三种履,固定而不得转用:大便所有之履,小便所之履,洗净所之履。三种磨足物:砾、卵砂、轻石。

----三法终----

摄颂

在世时中夜 十五及于善

受呵责事筹 二种之制拒

制复二愚痴 黑月净寒季

僧伽于僧伽 覆藏被覆物

隐蔽及显露 坐卧处病者

波罗提木叉 别住摩那埵

别住内界内 犯复又生起

不痴毘尼二 呵责与依止

行驱出下意 不认罪羯磨

以至不舍见 坚强及羯磨

增长戒与乐 非行并违害

邪命并有罪 与其等诽谤

布萨与自恣 选任决断各

不住不得与 不得行听许

不得与共语 不得问有二

同不得答二 不得与检问

谈授具依止 沙弥布萨三

三种自恣三 堕狱不善根

善根行有二 三种食非法

许可乃至履 此三法摄颂

〔四法〕

四 有罪依自语而犯、依他语而出,有罪依他语而犯、依自语而出,有罪依自语而犯、依自语而出,有罪依他语而犯、依他语而出。有罪依身而犯、依语而出……依语而……依身而……依身而……依身而……依语而犯,依语而出。罪有于眠时犯、觉时出……觉时……于眠时……于眠时……于眠时……觉时犯、觉时出。有罪无意而犯、有意而出……有意……无意……无意……无意……有意而犯、有意而出。有罪一再犯一再忏悔、一再忏悔一再犯,有罪一再犯一再出、一再出一再犯。有罪依羯磨而犯、依非羯磨出,有罪依非羯磨而犯、依羯磨而出,有罪依羯磨而犯、依羯磨而出,有罪依非羯磨而犯、依非羯磨而出。有四种非圣语:不见说见,不闻说闻,不思说思,不知说知。有四种圣语:不见说不见……不知说不知。复有四种非圣语:见说不见,闻说不闻,思说不思,知说不知。有四种圣语:见说见……知说知。四种波罗夷,关于比丘者而共通于比丘尼。四种波罗夷,关于比丘尼者而不共通于比丘。有四种资具: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应爱著、应受用〔自己资具〕,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不应爱著、应受用〔僧物〕,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不应爱著、不应受用〔塔物〕,有资具不应护持、不应守持、不应爱著、不应受用〔居士物〕。有罪于〔僧伽〕面前而犯、背后而出,有罪背后而犯、面前而出……面前……面前……有……背后而犯、背后而出。有罪不知而犯、知而出……知而……不知而……不知而……不知而……有罪知而犯、知而出。依四相而犯罪:依身而犯,依语而犯,依身语而犯,依羯磨语而犯。复依四相而犯罪:于僧中,于别众中,于人前,依〔男女〕相根之现起而〔犯〕。依四相而出罪:依身而出,依语而出,依身语而出,依羯磨语而出。复依四相而出罪:于僧中……依相根之现起8而出。〔女相根〕,舍前位〔男根〕而立后位〔女根〕,表示无效,假名破坏也;俱获得〔男根〕,舍后位〔女根〕而立前位〔男根〕,表示无效,假名破坏也。有四种呵责:戒坏而呵责,行坏而呵责,见坏而呵责,命坏而呵责。有四种别住:覆藏别住,非覆藏别住,清净边别住,合一别住。有四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非覆藏摩那埵,半月摩那埵,合一摩那埵。有四种行摩那埵比丘之夜断9:共住、独住、无告示、不足众中而行。有四种高扬1O〔之法〕。有四种受用物:时药,时分药,七日药,尽形寿药。有四种污物:屎,尿,灰,粘土。有四种羯磨:求听羯磨,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复有四种羯磨:非法别众羯磨,非法和合众羯磨,如法别众羯磨,如法和合众羯磨。四种失坏:戒坏,行坏,见坏,命坏。有四种诤事: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有四种众之污浊:比丘破戒恶法是众污浊,比丘尼破戒恶法是众污浊,优婆塞破戒恶法是众污浊,优婆夷破戒恶法是众污浊。有四种众之庄严:比丘具戒善法是众庄严,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具戒善法是众庄严。有罪客比丘犯、旧住比丘不犯,有罪旧住比丘犯、客比丘不犯。有罪客比丘、旧住比丘皆犯,有罪客比丘、旧住比丘皆不犯。有罪远行比丘犯、旧住比丘不犯……有罪远行比丘、旧住比丘皆不犯。有事别异而非别异,有罪别异而非事别异,有事、罪皆别异,有事、罪皆非别异。有事同分而非罪同分……有事、罪皆非同分。有罪和尚犯、弟子不犯……有罪和尚不犯、弟子亦不犯。有罪阿阇梨犯、阿阇梨弟子不犯,……有罪阿阇梨不犯、弟子亦不犯。依四种因缘,安居中断无罪:僧伽分裂,或有欲分裂僧伽者,或有生命难,或有梵行难。有四种恶语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有四种善语行:真实语,不两舌,软语,敦厚语。

有〔自〕取时犯重罪、令他〔取〕用时犯轻罪,有取时犯轻罪、用时犯重罪,有取时、用时皆犯重罪。有取时、用时皆犯轻罪。有人问讯相应、立礼不相应,有人立礼相应、问讯不相应,有人问讯、立礼皆……有人问讯、立礼皆不相应。有人座席相应、问讯不相应……有人座席不相应、问讯亦不相应。有罪时中犯、非时中不犯……有……时中不犯、非时中亦不犯。有受领〔食〕物时中净、非时不净……有受领物时中、非时中皆不净。有罪于边国犯、中国不犯〔……〕有罪于边国、中国皆不犯。有于边国净、于中国不净……有于边国不净、于中国亦不净。有罪于〔僧房〕内犯、于外不犯……有罪于内不犯、于外亦不犯。有罪于界内犯、于界外不犯……有罪于界内不犯、界外亦不犯。有罪于村中犯、于空闲处不犯……有罪于村中、于空闲处皆不犯。有四种呵责:示事,示罪,制拒共住,制拒如法行。有四种应前行之事。有四种时可。有四种非他〔理由之〕波逸提〔波逸提四二等〕。有四种比丘许可〔戒〕〔舍堕二等〕。有四种不应行而行:行贪不应行,行瞋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有四种非不应行而行:不行贪不应行……不行怖不应行。具四分无耻比丘破僧伽: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具四分善比丘令分裂僧伽和合:不行贪不应行……不行怖不应行。具四分之比丘不得问律: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依具四分之比丘不得问律……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答律……依具四分之比丘不得答律……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与质问……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共谈律︰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有罪有病者犯、无病者不犯……有罪有病者不犯、病者亦不犯。有四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四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四法终----

摄颂

依于自语身 乃至眠无意

于犯罪之时 依羯磨语四

比丘比丘尼 资具与对面

无知身于中 二种之现起

获得与呵责 及别住说示

摩那埵行者 高扬受用物

污物及羯磨 复羯磨失坏

诤事及破戒 庄严客比丘

远行事种种 集会处和尚

阿阇梨因缘 恶行及善行

取时人相应 持座与于时

净于边国净 内界内村中

呵责义务事 时可非他可

不应非不应 无耻善比丘

问二答亦二 检问谈病遮

〔五法〕

五 有五种罪过。有五种罪聚。有五种修习事。有五种无间业。有五种决定人。有五种应切断罪。依五相而犯罪。缘妄语有五种罪。依五种行相而不受羯磨:自不行羯磨,或不乞求他,或不与清净欲,行羯磨时起非议,又于行羯磨有非法见。依五种行相而受羯磨:自行羯磨,或乞求他,或与清净欲,行羯磨时不非议,于行羯磨有如法见。常乞食比丘五事相应:〔食前食后〕不嘱〔他比丘〕而入众落,别众食,数数食,不受持,不净施。具五分之比丘纵为不动法者亦为恶比丘而被疑、怪:与淫女交往,与寡妇交往,与年长童女交往,与黄门交往,与比丘交往。有五种油:胡麻油,芥子油,蜜树油,篦疏油,兽油。有五种脂肪:熊脂,鱼脂,鳄脂,猪脂,驴脂。有五种丧失:亲戚丧失,财产丧失,疾病丧失,戒丧失,见丧失。有五种成就:亲戚成就,财产成就,健康成就,戒成就,见成就。有由五种和尚依止之解〔消〕:和尚离去,或还俗,或死亡,或奔外道,第五依〔和尚之〕命令。有五种人不得授具:年时贱劣,支分贱劣,事失坏,行恶,〔?衣〕不具足。有五种粪扫依:冢间衣,市场衣,鼠喷衣,蚁啮衣,火烧衣。复有五种粪扫衣:牛嚼衣,山羊嚼衣,塔衣,灌顶衣,〔由墓持归〕往来衣。有五种取:盗取,斗取,谋取,隐匿取,抽签取。有五种大贼存于世间。有五种不可舍离物。有五种不可分配物。

有五种罪过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有五种罪过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五种罪过应附于教诫。有五种僧伽。有五种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法。于一切边国以持律者为第五人于僧众可授具。受迦絺那衣有五种功德。有五种羯磨。有犯至三次之五种罪过,依五相而不与取,波罗夷。依五相而不与取,偷兰遮。依五相而不与取,突吉罗。有五种不净物不可受用:〔依他而〕不与之物,〔依我心受〕而不知之物,不净物,不受物,为不作残食法物。有五种净物可受用:受与……已为残食法。五种施与为非福行而被思惟为世间之福行:酒之施与,宴乐之施与,女人之施与,〔由牧牛者〕牡牛之施与,〔造住所〕粉饰之施与。有五种生起而难除去:已生之贪难除去,已生之瞋……已生之痴……已生之辩知难除去,已生之去心难除去。清扫有五种功德:令自心欢喜,令他心欢喜,诸天欢喜,积导善乐业,身坏命终而生善趣天界。复清扫有五种功德:令自心欢喜……欢喜,〔佛赞叹清扫故〕行师之教,后来之众生怀同〔正〕见。具五分之持律者实可言为愚痴:不知自语之制限,不知他语之制限,令不知自语之制限、不知他语之制限,依非法而不行自白者。具五分持律者实可言为有智者:知自语之制限,知他语之制限,令知自语之制限、知他语制限,依法而行自白者。复具五分持律者实

可名愚痴者:不知罪,不知罪根,不知罪之集起,不知罪灭,不知罪灭至道。具五分持律者实可名有智者:知罪……知罪灭至道。复具五分持律者实名为愚痴者: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根……不知灭诤事至道。具五分……知灭诤事至道。复具足五分……愚痴者: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制,不知随制,不知适用语法。……五分……知适用语法。复具五分……愚痴者:不知白,不知行白,不善辨前〔应言之〕事,不善辨后〔应言之〕事,不知时可。……五分……善辩后事,知时可。复……五分……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善受取师之相承,不善思惟,不善知?…五分……善受取师之相承,善思惟,善知。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不善分别,不善说示,不善决择。……五分……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善分别,善说示,善决择。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粗非粗,于诤事决断不善正。……五分……于诤事决断善正。有五种阿兰若住者:愚故、痴故为阿兰若住者,恶求、贪欲性故为阿兰若住者,痴狂故、丧心故为阿兰若住者,被诸佛、诸佛弟子所赞叹为阿兰若住者,唯依少欲、知足、损减、远离、求德而为阿兰若住者。有五种乞食行者……乃至……有五种粪扫衣者、五种树下住者、五种冢间住者、五种露地住者、五种三衣者、五种次第乞食者、五种常坐不卧者、五种随得座者、五种一座食者、五种时后不食者、五种一钵食者:愚故、痴故为一钵食者……唯依求德而为一钵食者。

具五分之比丘,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受具后〕五岁未满。具五分之比丘,无依止而得住:知布……五岁或五岁以上也。复……五分……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自恣,不知自恣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未满五岁也。具足五分……无依止而得住……或五岁以上。复……五分……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未满五岁。具五分……无依止而得住:……知罪粗非粗,满五岁或五岁以上。具五分之比丘尼,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未满五岁。具五分之比丘尼,无依止而得住……或为五岁以上。复具五分之比丘尼……〔同前节,「比丘」改为「比丘尼」〕……知罪粗非粗,五岁或五岁以上。于不善业11有五种过患:自责自己,知智人而呵责,恶名流布,为迷惑死,身坏命终之后堕恶趣地狱。于善业有五种功德:自不责自己,知智人而称赞,善名流布,不迷惑死,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复于不善业有五种过患:未信者不欢喜,令一类已信者转向〔其〕他,不行师教,后来众生不怀同见,彼心不欢喜。于善业有五种功德:未信者欢喜,已信者有增长,行师教,后来众生怀同见,彼心欢喜。依檀越家而住,有五种患难:未受请待堕〔行罪〕,堕于秘密坐〔罪〕,堕于屏覆座〔坐罪〕,为女人说法五、六语以上而堕罪,多欲念而住。依檀越家而住之比丘,有五种患难:于俗家过度交往而住,故常与女人相见,有见者有交往,有交往者有亲厚,有亲厚者有接近〔欲情〕,比丘之所欲而陷此欲情或不悦修梵行,或犯何等染情之罪,或舍戒而还俗。有五种之种生:根种,茎种,节种,枝种,第五种子种。依五种沙门净而可食果物:火所伤,刀所伤,爪所伤,无种子者,第五是去种子。有五种清净(说戒):序诵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一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二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三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诵二不定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四清净;广说为第五。复有五种清净:戒经诵出,清净布萨,受持布萨,自恣,第五为和合布萨。持律者有五种功德:自身戒蕴善守、善护持,恶行性者之守护处,于僧中无畏而决断,对敌应于法而善折伏,入正法住。有五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五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五法终----

摄颂

罪过与罪聚 修习无间罪

人断犯罪因 不受受净怪

油脂肪丧失 圆足并解人

冢间牛嚼衣 取贼不舍离

及不可分配 依身依身语

教诫与僧伽 读诵及边国

并迦絺那衣 羯磨至三次

波罗夷偷兰 乃至突吉罗

不净物净物 非福除去难

清扫及复语 罪过诤事事

白罪及两部 此等轻第八12

黑白应该知 阿兰若乞食

粪扫及树下 冢间住露地

衣次第乞食 常坐不卧者

座一座食后13 并一?食者

布萨并自恣 有罪及无罪

此等黑白句 比丘尼亦同

不端正端正 相同样更二

依于檀越家 过度及种子

沙门净清净 持持律非法

如法亦同言 善美五法终

〔六法〕

六 有六种不恭敬。有六种恭敬。有六种习修事。有六种如法行。有六种犯罪等起法。有六种应切断罪。有依六种行相而犯罪。持律者有六种功德。有六种最上〔规定戒〕。六夜离三衣而宿。有六种衣。有六种染料。有六种罪过,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生起。有六种罪过,由身、语、意生起。有六种羯磨。有六种口论之根。有六种非难之根。长度依佛手尺之六手尺,广六手尺。有六种由阿阇梨依止之解〔除〕。沐浴戒有六种随制14。持未成之衣而去15,受持未成之衣而去。具六分之比丘可授具,可与依止,可蓄沙弥……〔同大品一.三七.二〕……或过十岁。复具六分比丘可授具……〔同大品一.三七.四〕……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六〕……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八〕……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一○〕……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一二〕……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一四〕……或过十岁。有六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六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六法终----

摄颂

恭敬不恭敬 习修如法行

等起法切断 以至法功德

最上与六夜 以及衣染料

由身意之六 由语意之六

由于身语意 羯磨与口论

非难与长度 广度及依止

随制持同样 受持及无学

不得令有成 有信增上戒

病增上行仪 罪过法非法

〔七法〕

七 有七种罪过。有七种罪聚。有七种习修事。有七种如法行。有七种非法自白。有七种如法自白。依七种人于七日间之所须而行者无罪。持律者有七种功德。有七种最上。于第七日之夜明时舍堕。有七种灭诤法。有七种羯磨。有七种生谷。内广七〔搩手〕。于别众食戒有七随制。药入手而最久蓄藏七日间而得食。持已成之衣而去16,受持已成之衣而去。比丘无应认罪者17,比丘有应认罪者。比丘有罪应忏悔。有七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七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具七分之比丘是持律者:知罪,知无罪,知轻罪,知重罪,持戒者依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摄身而住,具足正行,虽见少罪亦怖畏,受学处而修学,欲得四静虑之增上心、现法乐住,得无艰难,得不梗涩,由诸漏尽,已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作证、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多闻而忆持所闻,积集所闻,诸法初善、中善、后善,具义,具文,宣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于如是诸法多闻、忆持、读诵,于意思惟,于见善通达……四静虑之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善分别,善说示,善决择……四静虑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如于此世忆持前生种种之住处,一生二生……〔经分别,波罗夷一.一(六)〕……具形相、方处,忆念种种前生之住处,清净而超越人界,以天眼见有情生灭……〔经分别,波罗夷一.一(七)「我知」改为「彼知」〕……见有情之生灭,随彼等之业,知至贵、贱,美、丑、善趣、恶趣之有情,由诸漏尽……具足而住。复……七分……〔于此节及次节「持律者」改为「持律者辉耀」〕……知重罪,持戒者而……乃至……受学处而修学……四静虑之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多闻而……乃至……以正见而善通达……四静虑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两部波罗提木叉……善决择……四静虑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如于此世忆念前生种种之住处……具形相、方处,忆念种种前生之住处,清净而超越人界‥…知至……善趣、恶趣之有情,由诸漏尽,无漏之……具足而住。有七种不正法:不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慧。有七种正法: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勤,念现前,具慧。

----七法终----

摄颂

罪过及罪聚 习修如法行

非法及如法 无罪之七日

功德与最上 夜明并灭法

羯磨并生谷 内广别众食

最高为七日 持及同受持

无有及至有 非法及如法

四种持律者 在于光耀辉

四种之比丘 七种不正法

说七种正法

〔八法〕

八 因思惟八种功德18而依比丘不认罪,不得举。因思惟八种功德19,而相信他人,彼之罪,应忏悔。有八种至三次之戒。〔曾残一○等〕依八种行相2O而污俗家。衣之事故有八事,舍迦絺那衣有八事。有八种饮料。八种非法所制,著于心之提婆达多堕恶趣地狱,当留一劫间,不得救。有八种世间法。有〔比丘尼〕之八种敬重法。有八种提舍尼。有八支分之妄语。有八种布萨之支分。有八种使之支分。有八种外道之行。于大海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于此法律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有八种不残食。有八种残食。于第八日夜明时为舍堕。有八种波罗夷。成第八事时应摈灭。成第八事时行忏悔亦不成忏悔。有依八种声受具。对八种人应从坐而立。对八种人应与座。优婆夷乞求八种恩许。应选定具八分比丘为比丘尼之教诫人。持律者有八种功德。有八种最上。受觅罪相羯磨之比丘,应于八种法以正身行。有八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八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八法终----

摄颂

不举彼比丘 他者至三次

污家事制饮 舍迦絺那衣

世法敬重法 提舍尼妄语

布萨使支分 以及外道海

希有不残食 残食并舍堕

根本波罗夷 以及第八事

忏不成受具 起礼座恩许

教诫与功德 最正行八法

非法与如法 善说于八法

〔九法〕

九 有九种嫌恨事。有九种嫌恨之制御。有九种习修事。有九种最初罪之戒。依九种僧伽破。有九种美味之食。有依九种肉之恶作。有九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有九种最上。有九种欲根法。有九种慢。九种衣应受持。九种衣不应净施。长依佛手尺为九手尺。有九种非法施与。有九种如法取受。有九种非法受用。有三种如法施与。有三种如法取受。有三种如法受用。有九种非法解21。有九种如法解22。非法羯磨有两种九法。如法羯磨有两种九法。有九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九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九法终----

摄颂

嫌恨事制修习 于最初破美味

肉诵出及最上 欲慢受持净施

佛手尺与取用 复三重如法行

有非法如法解 二之二种九法

有非法与如法 遮波罗提木叉

〔十法〕

一○ 有十种嫌恨事。有十种嫌恨制御。有十种修习事。有十种事之邪见。有十种事之正见。有十种边执见。有十种邪恶。有十种正善。有十种不善羯磨之道。有十种正羯磨之道。有十种非法集筹法。有十种如法集筹法。沙弥有十种学处。具十分之沙弥应被摈灭。具十分之持律者实被称为愚智:不知自身语之制限,不知他人语之制限,令不知自身语之制限、不知他人语制限,依非法,不令行自白者,不知罪,不知罪根,不知罪之集起,不知罪之断灭,不知罪至灭之道。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贤者:知自身语之制限,知他人语之制限,令自……知他……知……依如法,令行自白者,知罪……知罪至灭之道。复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愚痴者: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根,不知诤事之集起,不知诤事之灭,不知诤事至灭之道,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制,不知随制,不知不随犯制,不知适用之语法。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有智者:知诤事……知适用之语法。复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愚智者:不知白,不知行白之事,先〔应言之〕事不正善,后〔应言〕之事不正善,不知时可,不知罪与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之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善受取师之传承,不善思惟,不善知。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智者:知白……知时可……善受取师之传持,善思惟,善知。复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愚痴者: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之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不决择,不知有罪无罪23,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之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于诤事决断不善正。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有智者:知有罪无罪……于诤事决断善正。具十分之比丘应选定为断事人。依十利,世尊为诸声闻制学处。入王后宫者有十种过失。有十种施与事。有十种宝物。有十人众之比丘僧伽。十人僧众可授具足戒。有十种粪扫衣。有十种持衣。可蓄余衣最久十日间。有十种白法。有十种女人。有十种妻。于毘舍离说十事。十种人不可礼拜。有十种之呵骂事。依十种行相为媒介。有十种坐卧处。乞求十种恩许。有十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十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粥有十利。十种肉是不净物。有十种最上。聪明堪能之十夏比丘,应使〔他〕出家、令受具、与依止、可蓄沙弥。聪明堪能之十夏比丘尼,应使之出家……可蓄沙弥。聪明堪能之十夏比丘尼可受授具之许可。十岁曾嫁女可与学戒。

----十法终----

摄颂

嫌恨制事邪 邪恶与正善

不善善正边 筹非法如法

摈灭之沙弥 语诤事白轻

此等之轻重 应该知黑白

以及断事人 学及后宫事

宝物十人众 同可与授具

又持粪扫衣 十日白法女

妻十事不礼 呵骂及媒介

座恩许非法 法粥肉最上

比丘比丘尼 授具曾嫁女

善说示十法

〔十一法〕

一一 十一种人未受具者,不得令受具;即受具者应摈灭之。十一种履不净。十一种钵不净。十一种衣不净。有十一种至三次之戒。比丘尼应问十一种障碍法。十一种衣应受持。十一种衣不应净施。于十一日夜明时为舍堕。十一种结纽是净物。十一种扣子是净物。十一种地是不净。十一种地是净。有十一种依止之解。十一种人不可礼拜。有十一种最上。乞求十一种恩许。有十一种界不成。于骂詈恶口之人应知有十一种过失。于慈爱者、心解脱者、习行者、修习者、多作者、习练者、习熟者、确习者、积习者、善精勤者,应知有十一种功德:睡眠安乐,醒觉安乐,不见恶梦,诸人爱敬,诸非人爱敬,诸天守护,火或毒或刀不能害,心速等持,颜色美丽,无昏迷之死,不通达上位24,亦至梵天界。于慈爱者、心解脱者、习行者、修习者……善精勤者,应知有此十一种功德。

----十一法终----

摄颂

应摈灭履钵 衣三次应问

以受持净施 夜明及结纽

扣子净不净 依止及不礼

最上与恩许 界不成骂詈

慈愍十一说 一法与二法

----增一法终----

摄颂

三法四五法 六法七八法

九法十十一 为一切众生

之利益依彼 知法者大雄

以慈悲说示 净洁增一法

1 有忏除罪(sappatikamma apatti),依忏悔而得灭除罪,四波罗夷以外之罪也。对无忏除罪(appatikammap)。

2 教诫罪(desanagamini apatti),波罗夷罪、僧残罪为非教诫罪(adesana ap.)除此之其他罪也。波罗夷罪与僧残罪,彼为实际上科与罚之罪也。

3 作业所起罪(kiriyato samutthita apatti),乃从行为生起之罪,其次不作业所起罪,即相对无行为所成之罪。

4 决定罪(niyata apatti),五无间业之罪也,其他为不决定罪。

5 底本ananupanna,应如暹罗本,作anuppanna。

6 清净边别住(suddhantaparivasa,参照小品三.二六。

7 合一别住(samodhanaparivasa),参照小品三.一四(一)。

8 相根之现起(lingapatubhava),生起异性之根而变性,其次「俱获得云云」,在说明彼情形。关于转根者之罪,参照波罗夷第一.一○(六)(南传律一之四四页)。

9 夜断,底本raticcheda为ratticcheda之误植。夜间中断者,日数之中断(即无效)也。

10 高扬(samukkamsa),若依注为四大处(参照增支二百八十)法;此世尊乃无犯事时,自(sayam)高扬而说(ukkamsitva),故云高扬之法。

11 原语为apasadika,因注谓「言身恶行等不善业」,故依此译之。

12 轻第八,原文lahukathamaka,依暹罗本读为lahukatthamaka,但此语之意难明了而暂译之。

13 于此一座食(ehasanika)略去,暹罗本亦同,应视为增补者。

14 见经分别时有沐浴戒(第五十七波逸提中唯有五随制)。

15 参照大品七.四、五。

16 参照大品七.二、三。

17 参照大品九.五。

18 参照大品一○.一(七)。

19 参照大品一○.一(八)。

20 参照僧残十三.二。

21 参照小品四.二。

22 参照小品四.三。

23 于此出现重复者,是说前之五,五分合二为十分故。

24 底本此一句与前句连续,次「至梵天界」,以「.」号断之,但若依清净道论等,知此句应与后句连续。(参照Visuddhi-magga p.314)。底本之「.」号是错误。

返回顶部